[实用新型]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1985.9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催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定 情况 针刺 针头 回套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头回套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台和紧固螺母,固定台的表面中心处设有放气管,放气管位于固定台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外螺纹,紧固螺母与放气管螺纹连接,固定台的表面靠近一侧边缘的位置开设有锯齿形凹槽,锯齿形凹槽内设有锯齿形橡皮块,固定台的表面靠近另一侧边缘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限位孔,固定台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软质吸盘。该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软质吸盘可以将固定台固定在治疗盘或桌面上,锯齿形橡皮块表面开设的针头插孔可以便于使用者单手将针头插入,圆形限位孔可以将回针帽竖立放置,便于使用者单手将针头插入回针帽内,达到临床操作规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头回套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
背景技术
针刺伤是护理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会使被刺伤者遭受感染风险,其中一种容易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是动脉采血之后针头必须回套封闭时,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足,习惯性双手操作,不小心就会刺伤自己,临床操作规范是单手回套,但是单手操作不方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台和紧固螺母,所述固定台的表面中心处设有放气管,所述放气管贯穿所述固定台,所述放气管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的部分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放气管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台的表面靠近一侧边缘的位置开设有锯齿形凹槽,所述锯齿形凹槽内设有锯齿形橡皮块,所述固定台的表面靠近另一侧边缘的位置开设有至少四个圆形限位孔,所述圆形限位孔呈两组对称分布,所述固定台的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凹槽,两个所述矩形凹槽内分别设有正极磁铁和负极磁铁,所述正极磁铁和所述负极磁铁分别与两个所述矩形凹槽粘接;所述固定台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软质吸盘。
优选的,所述软质吸盘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放气管的底部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锯齿形橡皮块的表面开设有八组等间距排布的针头插孔,每组包含三个所述针头插孔。
优选的,所述锯齿形凹槽的高度是所述锯齿形橡皮块高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圆形限位孔内设有回针帽,所述圆形限位孔的内径与所述回针帽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母的高度是所述锯齿形橡皮块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特定情况下防针刺伤的针头回套器,通过设有的软质吸盘可以将固定台固定在治疗盘或桌面上,锯齿形橡皮块表面开设的针头插孔可以便于使用者单手将针头插入,通过设有的圆形限位孔可以将回针帽竖立放置,便于使用者将针头插入回针帽内,从而让使用者完成单手回套操作,达到临床操作规范,也避免针刺伤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锯齿形橡皮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固定组件1、固定台10、锯齿形凹槽100、圆形限位孔101、矩形凹槽102、放气管11、紧固螺母12、正极磁铁13、负极磁铁14、锯齿形橡皮块2、针头插孔20、软质吸盘3、通孔30、针头4、回针帽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催,未经金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1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