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0103.7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钦;杨椰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27 | 分类号: | H04B1/3827;H04L29/08;H01Q1/22;H01Q1/27;G01S19/1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b iot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外壳、控制电路板、通讯模块、插卡模块及定位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讯模块及定位模块设置在外壳中,所述插卡模块部分设置在外壳中,部分从外壳中伸出并显露在外壳的外表,所述通讯模块包括NB‑IoT天线,所述NB‑IoT天线部分固定在定位模块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定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卡模块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将NB‑IoT天线部分固定在定位模块上,进而避免了智能穿戴设备内部尺寸狭小无法供NB‑IoT天线较好地设置以及设置NB‑IoT天线后性能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智能穿戴设备应运而生。智能穿戴设备以其便携性、数据交互功能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而智能穿戴设备的便携性主要体现在功能不减的情况下尺寸较小,不会占据多大的空间。
但是因为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穿戴设备尺寸较小,其内部空间狭小,几乎无法满足带通信频段天线设计的基本环境要求,再加上通信频段的天线所处的PCB地平面有比较小,导致了通信频段的天线无法表现出较佳的性能。
因此,如何克服智能穿戴设备由于内部空间狭小而导致通信频段的天线的设置难及设置后性能不佳的问题,便成了所要解决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外壳、控制电路板、通讯模块、插卡模块及定位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讯模块及定位模块设置在外壳中,所述插卡模块部分设置在外壳中,部分从外壳中伸出并显露在外壳的外表,所述通讯模块包括NB-IoT天线,所述NB-IoT天线部分固定在定位模块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定位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插卡模块与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模块为GPS天线。
优选地,所述NB-IoT天线通过激光镭射的方式固定在定位模块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长为30-50mm,宽为30-50mm,高为7-15mm。
优选地,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无源陶瓷天线、声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及同轴线,所述无源陶瓷天线与声表滤波器电性连接,所述声表滤波器与低噪声放大器电性连接,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与同轴线电性连接,所述同轴线固定在控制电路板上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充电接口及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外壳中,所述充电接口部分设置在外壳中,部分从外壳中伸出并显露与外壳的表面,所述充电接口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接口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部分设置在外壳中,部分从外壳中伸出并显露在外壳的表面,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的表头。
优选地,所述基于NB-IoT的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外界的衣物上或固定于外界的设备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NB-IoT天线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定位模块上增加了NB-IoT天线的谐振臂,使得在外壳中狭小的空间内,NB-IoT天线的尺寸得以保证,且由于定位模块的波段与NB-IoT天线的波段不在同一波段上,其在信息交互时不会相互干扰,使得NB-IoT天线可以较大化发挥出其功能,使得通信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0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