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色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6639.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7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谈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9 | 代理人: | 李冰;白永才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动模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动模与定模合模或分模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驱动器、顶针、用于将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顶针上的顶棍柱、用于连接顶针和顶棍柱的顶针板以及底板,所述顶针的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动模连接,所述顶棍柱的一端伸出于底板一段距离后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顶棍柱的另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底板与驱动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稳定性高,一方面增设轴承套和定位柱可以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通过把顶棍柱伸出于底板,从而缩短了注塑机顶出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色注塑的产品通常采用两套注塑模具,先从一套注塑模具内注塑出产品的其中一色成型,将该半成品取下后,作为嵌件放入另一套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得到所需的双色产品,但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而现有的双色模具是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双色模具目前市场上日益盛行,于这种工艺可以使产品的外观更加漂亮,易于换颜色而可以不用喷涂,但造价昂贵,技术要求高。目前的双色模具工作时其效率不高,加工程序过于复杂,而且使用寿命不长,易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双色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色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内设有动模仁,所述定模内设有与动模仁相适配的定模仁,所述动模仁和定模仁合模后形成模腔,所述定模的顶部设有与模腔相连通的浇注口;所述动模的底部设有用于带动动模与定模合模或分模的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包括驱动器、顶针、用于将驱动器产生的动力传递到顶针上的顶棍柱、用于连接顶针和顶棍柱的顶针板以及底板,所述顶针的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与动模连接,所述顶棍柱的一端伸出于底板一段距离后与驱动器连接,所述顶棍柱的另一端与顶针板固接,所述底板与驱动器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距离为80毫米。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条用于定位并支撑动模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与底板固接,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与动模活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适配定位柱通过的第一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顶针板包括顶针上板和顶针底板,所述顶针上板贴合安装在顶针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通孔均设于顶针上板和顶针底板上,所述顶棍柱与顶针底板固接。
作为改进,所述顶针固接在顶针板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加强顶针强度的轴承套,所述轴承套与顶针固接,所述轴承套同时穿过顶针上板和顶针底板并固接在顶针上板上,所述底板上设有适配容置轴承套的凹槽。
作为改进,所述轴承套的顶部设有用于与顶针上板固接的固接部,所述顶针上板上设有适配与固接部连接的装配槽。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适配顶棍柱通过的第二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驱动器为注塑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稳定性高,一方面增设轴承套和定位柱可以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通过把顶棍柱伸出于底板,从而缩短了注塑机顶出的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6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热流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泥水分离用泥沙防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