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空调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16172.0 | 申请日: | 2019-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庆;张明远;苏健;徐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婷 |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调用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空调用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管和冷却管靠近顶端位置设有的第一固定框,所述冷却管靠近底端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框,还包括第一固定框底端设有散热扇,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这种通风空调结构在炎热的夏天时往往通风空调排出的空气热量巨大,而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通风空调内部过热,进而容易导致通风空调出现故障的问题,通过对散热装置结构的改良和优化,使得散热装置方便安装在通风空调的外机内部,从而方便对通风空调外机内部产生的量进行排放,同时也便于对通风空调内部进行降温,避免在炎热的夏天容易出现通风空调外机内部过热而出现固定,且这种散热装置方便安装和拆卸,便于对空调内部的热量进行排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风空调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风空调主要功能是为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排除室内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除去室内的余热或余湿,提供室内燃烧所需的空气,主要用在家庭、商业、酒店、学校等建筑;通风空调内部空气流动性较大,因此通风空调的散热效果相对良好,正常天气下很方便将其自身产生的热量散出外机外部,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这种通风空调结构在炎热的夏天时往往通风空调排出的空气热量巨大,而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通风空调内部过热,进而容易导致通风空调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空调用散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这种通风空调结构在炎热的夏天时往往通风空调排出的空气热量巨大,而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通风空调内部过热,进而容易导致通风空调出现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风空调用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管和冷却管靠近顶端位置设有的第一固定框,冷却管弯曲设置成方圈结构,且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靠近,第一固定框沿内侧底端边缘设有一圈限位台,第一固定框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两个限位孔,冷却管靠近底端位置设有第二固定框,还包括第一固定框底端设有散热扇;冷却管便于通入冷水,从而方便通过冷水对通风空调的外机进行散热,第一固定框便于对冷却管顶端进行固定,便于冷却管的稳定,第二固定框便于对冷却管的底端进行固定,通过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相互配合,使得冷却管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散热空调外机内部,进而方便冷却管能够稳定的对空调进行散热,散热扇便于将空调外机内部的热量快速抽出,从而方便对空调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冷却管进水口和出水口出均设有弯管,弯管顶端设有转动接头;弯管方便两进水口和出水口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两者之间相互干涉,转动接头便于弯管顶端和水管进行连接,从而方便水管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框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耳板,耳板中部设有通孔;耳板便于第一固定框和空调外机连接在器,从而方便对冷却管进行固定,通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散热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框两侧对称设有两对耳板,且第二固定框对齐冷却管的位置均设有限位孔;耳板便于散热装置底部和空调外机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散热装置的稳定,限位孔便于冷却管穿过第二固定框,从而方便第二固定框将冷却管底部稳定在空调外机的内部。
进一步的,散热扇上表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透气孔,且散热扇内侧设有叶片;透气孔便于散热扇将抽出的空气排出机体外部,叶片便于搅动空气,从而方便对机体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的排出,从而得以保证机体内部温度不会过高。
进一步的,限位台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连接孔,散热扇底面对齐连接孔的位置处均设有连接槽;连接孔便于螺栓穿过,从而方便散热扇和限位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便于散热扇的安装和拆卸,连接槽便于散热扇和第一固定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方便第一固定框的和散热扇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婷,未经徐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6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