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人行道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5347.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沛亮;叶远春;郭利杨;杨扬;李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人行道 护栏 | ||
一种多功能人行道护栏,护栏沿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交界线设置,护栏包括多根竖置的主杆,主杆顶部为弯向非机动车道的弧形杆、底部埋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固定,相邻主杆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在顶部设置手扶横向连接杆、中部设置倚靠横向连接杆、下部设置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靠非机动车道的一侧设置横向连接的脚踏板,脚踏板伸向非机动车道斜向下方设置且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在主杆及横向连接杆上;手扶横向连接杆、倚靠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的两头固定在主杆侧壁上。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传统护栏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非机动车及行人需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人行道护栏。
背景技术
步行系统与自行车交通系统共同构成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方便快捷,绿色健康环保,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睐。在路口位置,为了规范行人与自行车秩序,一般在人行步道设置人行道护栏。现有人行道护栏功能单一,结构较为简单,仅起到物理隔离作用,对行人与骑行者无其他服务功能。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人们骑行意愿提升,自行车出行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路口红灯自行车等待过街时,一方面由于自行车机动灵活或骑行者意识不到位等原因,随着车辆不断增多,交通秩序变得逐渐混乱,自行车排队缺少引导;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自行车尺寸不适合骑行者,导致骑行者上下车难度较大,需要一些脚踏助力设施。
目前尚无类似护栏,一般为多功能人行道护栏,在人行道侧设置座椅等,为行人提供休憩功能,无服务非机动骑行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行道护栏,解决传统护栏功能单一、无法满足非机动车及行人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人行道护栏,所述护栏沿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道路交界线设置,所述护栏包括多根竖置的主杆,所述主杆顶部为弯向非机动车道的弧形杆、底部埋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内固定,相邻所述主杆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在顶部设置手扶横向连接杆、中部设置倚靠横向连接杆、下部设置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靠非机动车道的一侧设置横向连接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伸向非机动车道斜向下方设置且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在主杆及横向连接杆上;
所述手扶横向连接杆、倚靠横向连接杆、横向连接杆的两头固定在主杆侧壁上。
所述主杆底部通过地脚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基础固定。
所述横向连接杆上设置竖置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两头固定在主杆侧壁上、底部固定在横向连接杆顶部。
所述主杆和横向连接杆连接处底部设置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主杆和横向连接杆围成三角形。
所述倚靠横向连接杆截面为椭圆形,截面方向上该椭圆向非机动车道一侧倾斜且该椭圆截面的长轴与主杆夹角为45°。
所述脚踏板为加强尼龙纤维材质、与主杆夹角25°,且脚踏面上刻有防滑纹理。
所述主杆、横向连接杆、倚靠横向连接杆、遮挡板为碳素钢材质。
所述手扶横向连接杆包括内芯和外套在内芯外壁上的管面,所述内芯采用碳素钢管、管面采用加强型优质尼龙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路侧空间,在人行道护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创新设计,增加骑行人手扶、脚踏和行人倚靠等功能,引导自行车排队等待,减少骑行安全隐患,提升骑行品质,并可用于行人短暂休憩,缓解行人疲劳,从而达到提升完善城市慢行交通出行品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5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平衡控制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消防栓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