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4727.8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9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范辉林;余仕沛;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移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整理时会使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建筑用移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活动卡杆,支撑杆包括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把手,支撑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把手固定连接,活动卡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抓取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抓取部能够抓取物体并在支撑杆的拉动下移动物体,将物品收集整理,当物体收集过多或者物体本身不易移动时,能够以支撑部的端部为支点拉动把手,利用杠杆原理帮助物品的移动与整理,避免了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建筑材料杂乱无章地摆放在地上的情况,使用时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整理,建筑材料体积较大只能使用器械进行整理,对于一些位置分散、截面积较小的材料就要依靠人工进行整理,在整理时可以将材料直接送到需要的地方或者就地整理完毕后使用机械运输,但是,上述操作都会使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的动作,比如将杂乱的脚手架组成杆或者杂乱的钢筋整理整齐,弯腰移位的动作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整理时会使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活动卡杆,其中:
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把手,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把手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卡杆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抓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抓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以所述支撑部端部为支点拉动所述把手,能够使所述抓取部带动待移动物移动。
可选地,所述抓取部为半圆弧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抓取部自由端为楔形。
可选地,所述抓取部自由端附近的内圆弧表层沿轴向设置有齿形结构。
可选地,齿形结构内部均圆弧过渡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铰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橡胶垫层。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端部设置有防滑垫层。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端部为倒圆锥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活动卡杆的材质为钢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活动卡杆,其中:
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把手,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卡杆包括第二连接部和抓取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抓取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抓取部能够抓取物体并在支撑杆的拉动下移动物体,将物品收集整理,当物体收集过多或者物体本身不易移动时,能够以支撑部的端部为支点拉动把手,利用杠杆原理帮助物品的移动与整理,避免了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4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水击恒流阀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梯形彩钢瓦的L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