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毛机用的刷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12528.3 | 申请日: | 201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6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沈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高迪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1/00 | 分类号: | D06C1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毛机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毛机用的刷绒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磨毛辊,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刷绒筒、第二刷绒筒和刷绒块,使第一磨毛辊和第二磨毛辊在进行工作滚动时便能得到刷绒处理,不需要停机工作,不会耽误工期,其次通过设置的固定块、滑轨道和限位块,使第一刷绒筒和第二刷绒筒距离第一磨毛辊和第二磨毛辊的距离能够得到调节,最后通过设置的转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毛机用的刷绒机构。
背景技术
纱线在纺织成布料后,表面一般较为平整,为了增强布料的手感和保暖性,有时会根据需要对布料进行磨毛处理。磨毛是指将布料经过磨毛机和金刚砂皮的摩擦作用,使织物的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短绒毛触感的纺织处理工艺,其工艺过程中用到的主要设备为磨毛机。
磨毛机在进行磨毛的过程中,磨毛辊容易沾染上绒毛,现有的清理方式大多为将磨毛辊拆卸后进行清理更换,耽误了正常的生产工序,同时人工直接清理磨毛辊上的绒毛较为耗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磨毛机用的刷绒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毛机用的刷绒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所述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磨毛辊,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磨毛辊,所述第一磨毛辊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刷绒筒,所述第一刷绒筒套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磨毛辊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刷绒筒,所述第二刷绒筒套接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表面均开设有滑轨道,所述滑轨道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刷绒筒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插销孔,所述第二刷绒筒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内插接有限位栓,所述第一刷绒筒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转柄,所述第二刷绒筒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转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轨道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八个,均匀分布于开设的滑轨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限位栓的栓头处开设有固定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插销孔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刷绒筒和第二刷绒筒左右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刷绒筒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刷绒块,所述第二刷绒筒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刷绒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刷绒筒、第二刷绒筒和刷绒块,使第一磨毛辊和第二磨毛辊在进行工作滚动时便能得到刷绒处理,不需要停机工作,不会耽误工期,其次通过设置的固定块、滑轨道和限位块,使第一刷绒筒和第二刷绒筒距离第一磨毛辊和第二磨毛辊的距离能够得到调节,最后通过设置的转柄,使第一刷绒筒和第二刷绒筒能便于够得到转动,切换刷绒块进行刷绒,对绒毛较多刷绒块进行清理,进而方便清理绒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高迪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高迪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12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便携式逐项检测盒
- 下一篇:一种气浮除油器流量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