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5207.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6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玟君;刘国宝;何亚飞;慈立坤;黄振科;周兵;王华兵;向贤华;王鹏;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52;E02D31/12;E02D29/045;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泥水 平衡 沉井 静压 钢管 抗拔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包括预制钢管桩以及沉井结构的底板;所述沉井结构的底板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封装井,所述封装井的底部预留有压桩孔;所述预制钢管桩贯穿所述压桩孔,且所述预制钢管桩的顶端位于所述封装井内;所述封装井内以及所述预制钢管桩内均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区采用泥水平衡法施工的沉井车站抗浮问题;且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的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全可靠、能满足快速施工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很多城市的地下水位又较高,水位也不是稳定不变,且地铁设计均为百年工程,这使得地铁车站的抗浮设计在地铁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地铁车站上浮是结构重量及侧壁摩擦力之和小于水浮力所引起的,传统地铁车站在抗浮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通常采用抗拔桩、压顶梁等措施进行抗浮。抗拔桩一般在地面进行施工,压顶梁需要结合围护结构参与抗浮。而采用泥水平衡施工的沉井车站,需要先将车站整体下沉至设计标高,在此种情况下无法再从地面施工抗拔桩;并且泥水平衡沉井车站没有围护结构,无法采用压顶梁参与抗浮。而对既有沉井车站进行抗拔桩施工容易受到场地和空间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区采用泥水平衡法施工的沉井车站抗浮问题,且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的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包括预制钢管桩以及沉井结构的底板;所述沉井结构的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封装井,所述封装井的底部预留有压桩孔;所述预制钢管桩贯穿所述压桩孔,且所述预制钢管桩的顶端位于所述封装井内;所述封装井内以及所述预制钢管桩内均浇筑有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钢管桩包括若干节预制钢管,相邻两节预制钢管通过焊接连接。
更进一步地,每节预制钢管的长度为3-5m,壁厚为8-12mm。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井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环形的钢边橡胶止水带。
更进一步地,所述封装井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环形的遇水膨胀止水条。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钢管桩的侧壁上预留有注浆孔。
进一步地,于需要试桩的预制钢管桩的顶部预留有抗拔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区采用泥水平衡法施工的沉井车站抗浮问题;且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的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全可靠、能满足快速施工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中;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将预制钢管桩分成多节,分段压入土中,且相邻两节预制钢管通过焊接连接,可以有效地解决既有沉井车站进行抗拔桩施工时场地和空间受限问题;
(3)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抗拔桩试桩的预制钢管桩的顶部预留抗拔钢筋,在预制钢管桩施工完成后,通过抗拔钢筋进行抗拔试验,以验证静压钢管抗拔桩的桩身承载力,并将相关试验数据及结果反馈至后续静压钢管抗拔桩科研设计及施工中,以便后续静压钢管抗拔桩调整桩长及注浆量,采用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进行,三者相互指导,以此达到精细化的效果,并能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5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