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秧盘位移联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05044.6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8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程良鸿;严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伟富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位移 联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秧盘位移联动机构,包括阻挡支撑组件以及切换动力组件;所述阻挡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阻挡杆以及中间连接杆;所述切换动力组件包括推动驱动件以及两个顶秧限位件;所述推动驱动件设置在顶秧组件上,且推动驱动件与所述顶秧组件之间摩擦接触连接,纵向位移联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推动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动驱动件位于所述两个阻挡杆之间;所述两个顶秧限位件分别设置在顶秧组件的两侧,且与顶秧组件的高度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借用推动驱动件的位移动力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而无需另设动力机构;并且能够避免秧苗漏顶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播秧机,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秧盘位移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基于钵盘育秧带盘带土栽植的新型插秧机,具有预分带土、栽后即活无返青期,并且每兜苗数精准可控,既适合多本秧(如常规稻)、又适合少本秧(如杂交稻)水稻带土秧栽植的优点,特别适宜在山丘稻区运作。
授权公告号为CN104620741B的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水稻播秧机”,其中公开了一种步进下降驱动机构,以驱动网格秧盘作竖向运动,实现秧盘层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连续的播秧工作。由于网格秧盘在下降运动时是通过阻挡杆来控制的,而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顶秧针支架的移动实现推动阻挡杆的横移,从而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可见,该实用新型专利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与顶秧针支架的运动之间存在联动关系,该联动关系使得播秧机无需为阻挡杆单独提供动力,减少了驱动源;但是,该联动关系导致网格秧盘上每行秧格都存在秧苗漏顶的问题,具体地,在顶秧针完成同一行的倒数第二个网格的顶秧针任务后,开始从倒数第二个网格转移至倒数第一个网格(目标网格)的过程中,由于顶秧针支架在推动顶秧针运动的同时,也会推动阻挡杆运动,即进行联动运动,因此运动后的顶秧针虽然按照计划运动至了最后一个网格的对应位置处,但同时,该目标网格也会因网格秧盘整体的下移一格运动而直接运动至顶秧针的下方,从而导致了顶秧针无法对该目标网格进行顶秧操作,出现漏顶,且进行到每行网格秧盘中最后一个网格的顶秧任务时,都存在该秧苗漏顶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网盘秧格内秧苗的使用率。此外,当同一层网格上设有n组顶秧针,同时进行n组的顶秧运动时,每一层上都会有n个网格存在漏顶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网格的利用率。
申请公布号为CN109362295A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该机型轻简阵列式播秧机”,其中公开了一种促使网格秧盘定格逐步下移的步进下降驱动机构,该步进下降驱动机构中的活动机构用于驱动阻挡杆横移,活动机构包括有往复式驱动框、不完全齿轮以及与总动力机构进行动力传输的传动组件。虽然该发明专利申请通过加设动力机构,实现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完成秧盘层的切换,并且解决了秧苗漏顶的问题;但是,通过专门设置复杂的动力机构来完成网格秧盘的下降运动,增加了整个播秧机结构的复杂性,不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与机构工作可靠性的增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秧盘位移联动机构,该结构简单,并且避免秧苗漏顶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5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排气冷铁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滚轮式垂直升降停车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