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0540.2 | 申请日: | 201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昕宇;张天舒;刘文军;马云飞;徐靖欣;季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因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停泊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上位机的监控程序,下位机的控制程序以及硬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单片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板、光电或红外线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下位机控制程序接到光电传感器传来的位置信息,结合上位机发来的目标位置,进行逻辑运算,在逻辑上类似于一个n×n的矩阵,规划车库各个车位的移动路径,并通过下位机传递给步进电机,从而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以执行相应动作。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车库信息给上位机,实时监控车辆停泊情况。本实用新型用于模组化立体车库,可以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智能监控系统运行速度快,缩短了停车所需时间,从而提高了停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城市的智能停车。该系统应用于模组化智能立体停车装置,为车库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属于智能车库、智能停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渐趋于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中的人均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于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的理念并应用到城市发展的一些领域,如立体建筑、立体交通、立体仓库、立体停车库等。除出租车外,一般情况下机动车10%~20%的时间在路上行驶,80%~90%的时间停着,这就需要提供大量的空间给机动车停放,停车难往往会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负担。因此,“停”的问题在整个交通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尤其在市中心,商业、餐饮等繁华地段,人口密度大,车辆多,空地少,高楼密集的住宅小区更是“车满为患”,引发了令人担忧的机动车辆挤占公用道路和绿化场地、占据生活空间的问题。轿车不断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城市交通畅通和城市景观,而且破坏城市绿化美化。汽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的问题几乎覆盖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产生了目前中国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就能配合智能车库进一步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停放更多车辆,并且方便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化,智能化的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与模组化立体车库相配套可通过获取车辆入库的初始位置,经过路径规划,将车辆快速停到用户选定的车位,节省了停车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配合智能车库的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上位机、上位机控制程序、下位机、下位机控制程序、以及由下位机控制的硬件。所述的硬件包括单片机、光电传感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板、无线传输模块等,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车辆停泊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单片机接收光电传感器传来的车库的位置信息,结合由上位机发来的目标位置信息,由下位机控制程序进行运算,完成路径规划,并将路径信息传递给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以执行相应动作,同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车库信息给上位机,实时监控车辆停泊情况。
所述的单片机,直接与驱动板相连接。驱动板选用2相4线的驱动板,与驱动板相连的是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选用65W以上的步进电机。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光电感知范围为50cm-60cm。
无线传输模块的发送频率分为低频300MHz和高频800MHz,作用在于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讯,并且可以在高低频之间切换,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
下位机控制程序,其作用主要在于监控控制与逻辑运算。主要是将车板信息放在一个n×n的矩阵内,由于其是与模组化车库相配的,所以在矩阵中存在一个空车位将其用“0”来表示,其余位置都有车板用“1”来表示。逻辑运算还可以实现当程序进入死循环的时候可以马上跳出,并用递归调用逐层进行搜索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路径。由于车库基于模组化,逻辑运算还可以进行横向列向拓展,可以多个路径一起运算一起规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因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因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0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