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晶器铜管及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9110.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首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9 | 分类号: | B22D11/05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地址: | 12209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器 铜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结晶器铜管及结晶器,属于冶金连铸设备领域,结晶器铜管包括:铜管本体,靠近铜管本体的顶端的管壁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孔,靠近铜管本体的底端的管壁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水槽,每一圆孔与其相对应的水槽相连。本申请中,通过在铜管本体的上部所钻圆孔的大小及布置,符合高拉速结晶器铜管对连铸过程中坯壳与其之间换热强度变化的需求,水槽的尺寸及布置与圆孔位置相对应,连铸生产中采用本申请的结晶器铜管能够提高铜管的换热效率,从而可以提高连铸生产的拉坯速度,铜管本体的上部通过钻圆孔方式实现通水冷却,加强了结晶器铜管的刚度,减小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受热变形,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冶金连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及结晶器。
背景技术
结晶器是整个连铸机的第一个冷却设备,其冷却性能直接影响着铸坯的质量,是连铸机的“心脏”。目前钢厂所使用的结晶器铜管主要通过铜管与外部结晶器水套之间的水缝来实现冷却。但是这种设计的不足一方面是必然形成铸坯角部的二维冷却,导致角部过冷;另一方面不能适应沿拉坯方向铸坯与铜管之间换热强度差异过大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许多公开了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用于连续铸造的结晶器”(CN103328130A)是通过侧壁厚度上加工冷却通道,实现铸坯的均匀换热,并通过在金属液面附近减薄冷却主体厚度的方法,加强其在该位置的热交换强度,虽然能有效的解决所述问题,但在侧壁厚度上钻孔这种方式要求壁厚达到一定要求,并且在具有一定弧度的壁厚上钻孔,其加工难度大,进而导致实施成本很高,难以被广泛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用于连续铸造的结晶器及其生产方法”(CN105473253A)是采用铜管外壁加工多个纵向凹槽,并在外表面缠绕树脂或玻璃钢等多个纤维材料层或覆盖式粘合剂,以实现对铜管的均匀冷却效果,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铸坯与铜管之间换热强度增加的问题,但没有考虑到通过在该位置增强铜管与水之间的换热强度来提高铜管的换热效率问题。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将钻孔方式与表面开槽方式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在弯月面附近获得更加均匀且有效的换热,又易于方便加工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晶器铜管,包括:
铜管本体,靠近所述铜管本体的顶端的管壁内部开设有多个圆孔,远离所述铜管本体的底端的管壁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水槽,且每一所述圆孔与其相对应的所述水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圆孔在所述铜管本体的周向的管壁内相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的直径为4-10mm。
进一步地,所述圆孔的下端与所述水槽相连接的位置距离所述铜管本体的上端面的距离为200-35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宽度为6-16mm,所述水槽的深度为4-1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槽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相连接的所述圆孔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铜管本体为矩形管或圆形管,且所述铜管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呈弧形。
进一步地,当所述铜管本体为矩形管时,所述水槽位于所述铜管本体的外表面上四个角部之间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结晶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结晶器铜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首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朝阳首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9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脂生产过程中的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简易膀胱冲洗专用抽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