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98364.3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7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邹嵩;毛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U型冲压模具,包括工件载座和冲压顶座,工件载座上设有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型块,承载型块内设有U型槽,冲压顶座上设有冲压T型模,所述冲压T型模对应工件的两个弯折端设有凸筋。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特定工件的U型冲压需求,通过凸筋的设计使得弯折端成型精度较高,增加了产品冲压合格率。在U型槽的两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滚轴结构,滚轴与弯折端侧壁之间为滑动式错位冲压,不会伤及侧壁表面,满足生产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冲压模具,属于冲压模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涉及一种如图4所示弯折型工件,需要对顶壁进行U型冲压,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形态。
现有技术中,采用随型地冲压结构,工件弯折端成型后,弯折端的腰壁垂直度较差,存在一定地偏角,产品精度缺失。
另外,冲压过程中会对工件的侧壁产生冲压磨损,弯折腰壁的外表面容易存在划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随型冲压结构冲压工件存在精度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U型冲压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U型冲压模具,包括工件载座和冲压顶座,
所述工件载座上设有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型块,所述承载型块内设有U型槽,
所述冲压顶座上设有冲压T型模,所述冲压T型模对应工件的两个弯折端设有凸筋。
优选地,所述U型槽的两个侧壁的顶端设有活动滚轴。
优选地,所述承载型块上设有用于工件承载限位的侧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能实现特定工件的U型冲压需求,通过凸筋的设计使得弯折端成型精度较高,增加了产品冲压合格率。
2.在U型槽的两个侧壁的顶端设置滚轴结构,滚轴与弯折端侧壁之间为滑动式错位冲压,不会伤及侧壁表面,满足生产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件在冲压T型模上的成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工件冲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冲压模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U型冲压模具,包括工件载座1和冲压顶座2,工件载座1上设有用于承载工件的承载型块3,承载型块3内设有U型槽4,冲压顶座2上设有冲压T型模5,冲压T型模5对应工件的两个弯折端设有凸筋6。
具体地说明,将工件放置在承载型块3上,冲压顶座2与工件载座1之间相对冲压运行,冲压T型模5将工件压入U型槽4内实现两个弯折端的冲压成型,且在冲压末端时,两个凸筋6对弯折端进行内侧进行挤压,满足弯折端的垂直度形态需求。
工件冲压成型后会如图3所示形成在冲压T型模5上,此时可通过滑动脱离冲压T型模5实现成型工件的卸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U型槽4的两个侧壁的顶端设有活动滚轴7。
通过滚轴7实现对弯折端的下压导向弯折,滚轴7与弯折端的侧壁之间为滚动错位运行,不会对弯折端的侧壁产生冲压划算现象。满足产品成型的外表面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高琳科技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8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0Kv接地线收线盘
- 下一篇:一种暖通末端双侧供回水平衡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