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深紫光电外探测器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92485.7 | 申请日: | 2019-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3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祝栋林;张开骁;于越男;何俊;戴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陈宁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紫 光电 探测器 参数 水质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深紫光电外探测器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属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质监测等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有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远程发送单元,远程发送单元信号接入物联网,且远程发送单元通过物联网信号连接有远程端服务器,远程端服务器信号连接有客户端,数据采集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有用于供电的太阳能电源管理单元,在水体内能实现原位自动检测水体COD、BOD、TOC、浊度、泥沙、UV等多项水质参数指标,并实现数据远程无线传输及发展趋势预测、危险预警的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水环境与水质监测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深紫光电外探测器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粗的技术方案如放的用水方式已不能适应逐渐增加的用水需求,超负荷使用农药化肥及污水偷排、乱排等现象更是加剧了水体污染,严重危害水质健康及用水安全。水质监测是管理和管控水污染状况的有力手段,是掌握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关键。但严峻的水环境现状给地表水水质监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地表水监测技术也逐渐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从我国最初对地表水进行监测至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传统的水质检测方法一般是通过独立的水质检测装置,或是利用传感器采集水质数据并加以处理、显示和控制,各监测点监测的数据难以综合汇总与分析;或是通过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内以特定的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测得对应指标结果。在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时,最常用的是理化监测方法,对遥感监测技术、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够成熟。
传统的水质监测站点布局松散、覆盖范围小、监测设备单一,限制了全方位水质数据的获取及对监测断面水环境状况的深入了解。紫外水质检测方法是一种纯物理的光学测量法,不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光电检测速度快,可以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能够及时反应水质参数的动态情况,迅速检测出突发的污染事故,微机室拟定相应的预防机理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浓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朗博-比尔吸收定律,即在一定的吸收光程下,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
式中:A为吸光度;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k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cm)-1;b为液层厚度(吸收光程),单位为cm;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单位为mol/L。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可直接或间接地测定水中大多数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简单等优点,并可实现对多种水质参数的检测,在对饮用水、地表水、工业废水等水体的在线监测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是国内外科研机构与主要分析仪表厂商竞相研发的现代水质监测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紫光电外探测器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装置,它在水体内能实现原位自动检测水体COD、BOD、TOC、浊度、泥沙、UV254等多项水质参数指标,并实现数据远程无线传输及发展趋势预测、危险预警的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禹治流域管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92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