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牵引线快速校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89728.1 | 申请日: | 201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沛;王玉征;曾体强;贾玉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牵引 快速 校直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电机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矿山牵引线快速校直器,包括两个手柄杆,所述手柄杆为L型,两个所述L型手柄杆通过中间位置的拐角处铰接,所述手柄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处设置有顶轮,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柄杆铰接,所述连杆与手柄杆的铰接点位于两个手柄杆的拐角下方,两个所述手柄杆的上端设置有矫治轮,牵引线位于顶轮与矫治轮之间;利用连杆结构和杠杆原理采用剪刀式结构,将弯曲的牵引线快速校直,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电机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牵引线快速校直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矿用电机车供电多为滑触式牵引线,沿轨道上方架设,电机车依靠车载受电装置与牵引线接触得电,再通过受电装置上的连接导线传导于机车,因牵引线与受电装置多为滑动接触导电,当牵引线出现水平(上下)状态弯曲并呈现死弯时,受电弓运行到此处是就会跳跃跨过,因此就会断电,当再次接触时就会颤抖,出现忽断忽连,电流忽大忽无,一造成电气设备烧毁现象。其次,受井下巷道空间条件所限,牵引线高低和水平波折与轨道中心随地压变化而改变,特别是弯道处变化更大,不能有效的接触,运行时有断续接触导电现象,不利于机车安全运行。再则,忽断忽连易产生放电弧光打火现象, 影响安全运行,严重时电弧烧坏电气设备,弧光损坏司机眼睛,不利于井下安全运行。因此,研制快速校直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减少维护工作量,更好地保障矿井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效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操作简单,安全运行可靠,维修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的牵引线弯曲快速校直器。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矿山牵引线快速校直器,包括两个手柄杆,所述手柄杆为L型,两个所述L型手柄杆通过中间位置的拐角处铰接,所述手柄杆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铰接处设置有顶轮,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柄杆铰接,所述连杆与手柄杆的铰接点位于两个手柄杆的拐角下方,两个所述手柄杆的上端设置有矫治轮,牵引线位于顶轮与矫治轮之间。
优选的,所述手柄杆的下方设置有绝缘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L型的手柄杆铰接在一起,并在手柄轮上设置一个连杆,在手柄杆和连杆得顶端分别设置顶轮和矫治轮,将牵引线卡在顶轮和矫治轮之间,将两个手柄用力合并后,利用连杆结构和杠杆原理采用剪刀式结构,将弯曲的牵引线快速校直,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套;2.手柄杆;4-连杆;6.顶轮;8.牵引线;9.矫治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矿山牵引线快速校直器,包括两个手柄杆2,手柄杆2为L型,两个L型手柄杆2通过中间位置的拐角处铰接,手柄杆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杆4,两个连杆4的一端铰接在一起,铰接处设置有顶轮6,两个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手柄杆2铰接,连杆4与手柄杆2的铰接点位于两个手柄杆2的拐角下方,两个手柄杆2的上端设置有矫治轮9,牵引线8位于顶轮6与矫治轮9之间。手柄杆2的下方设置有绝缘套1,防止发生漏电等事故。
使用时,首先将牵引线8放置于位于顶轮6与矫治轮9之间,员工两手臂手握绝缘套1操作手柄杆2向内用力合并,两个矫治轮9向下和两侧受力,而顶轮6则向上顶起死弯点,在力的作用下弯曲的牵引线8被顶轮6顶起反向塑性变性弯曲(反变性适量),松开后略有回弹,达到矫正的校直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89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双向螺带氧化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矿山充填结顶排气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