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77323.6 | 申请日: | 2019-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4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谭后章;米建文;甄志广;景国峰;李相东;周静;杨祖望;高飞;孟杰;朱胜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86;B01D53/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优化 格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包括后输送管和前输送管,所述后输送管和所述前输送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后连通管和前连通管,且所述后输送管与所述后连通管相通,所述前输送管与所述前连通管相通,所述后连接管和所述前连接管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氨管,所述喷氨管上设置有喷氨头;本实用新型利用后控制阀和前控制阀分别控制后连通管和前连通管的喷氨量,通过将喷氨管分为两部分,使每个喷氨头均能喷出等量的氨气,而且通过将喷氨头设置成交叉相对的形式,有助于扩大氨气喷洒的有效面积,使氨气与硝的反应更加均匀,提高脱硝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厂喷氨过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SCR脱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
背景技术
为防止锅炉内煤燃烧后产生过多的NOx污染环境,应对煤进行脱硝处理。脱硝处理分为燃烧前脱硝、燃烧过程脱硝、燃烧后脱硝,要实现喷入的氨与脱硝各区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各区域喷氨流量的控制至关重要。目前电厂喷氨格栅支管上喷氨量不均匀,无法保证进入催化剂层时烟气与氨气的均匀性分布,脱硝效率较差。现有虽然可通过调整不同喷氨分支管的阀门开度,来控制各分支管的流量,然而对于同一喷氨分支管上不同喷嘴的喷氨量无法进行调节,这使得喷氨调整后仍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电厂喷氨格栅区域设计仅能在烟道宽度单一方向进行调节,但喷氨分支管为通长等直径,同一个分支管上的5个喷口喷氨量不均匀,使得前后方向上喷氨量不均匀,难以保证进入催化剂层时烟气与氨气的均匀性分布,进而无法保证脱硝效果,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喷氨格栅,能够均匀等量的将氨气喷出,使氨气充分与烟气中的硝混合反应,提高脱硝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电厂喷氨格栅上的喷口喷氨量不均匀,使得前后方向上喷氨量不均匀,难以保证进入催化剂层时烟气与氨气的均匀性分布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包括后输送管和前输送管,所述后输送管和所述前输送管的末端分别设置有后连通管和前连通管,且所述后输送管与所述后连通管相通,所述前输送管与所述前连通管相通,所述后连通管和所述前连通管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喷氨管,所述喷氨管上设置有喷氨头。
优选的,所述喷氨头有若干个,且每两个交叉对应呈Y字型分布。
优选的,所述后输送管上设置有后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前输送管上设置有前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喷氨管有若干道,且等距水平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喷氨管内部被分隔板等距分隔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所述后连通管相通,另一部分与所述前连通管相通。
优选的,整个装置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解维护,利用后控制阀和前控制阀分别控制后连通管和前连通管的喷氨量,通过将喷氨管分为两部分,使每个喷氨头均能喷出等量的氨气,而且通过将喷氨头设置成交叉相对的形式,有助于扩大氨气喷洒的有效面积,使氨气与硝的反应更加均匀,利于提高脱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氨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后输送管;2、前输送管;3、后连通管;4、前连通管;5、后控制阀;6、前控制阀;7、连接管;8、喷氨管;801、分隔板;9、喷氨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77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经济合同管理收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