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6249.8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星;严宝华;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泰怡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3 | 分类号: | G01N21/53;G01N15/06;G08B17/103;G01N2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陈变花 |
地址: | 10001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烟 同一 灵敏度 光电感烟探测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和探测器底座,探测器卡接在探测器底座上,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上盖、迷宫和设置在迷宫内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贴设有贴片光发射器和贴片光接收器;迷宫安装在探测器上盖内;迷宫包括迷宫盖和与迷宫盖卡接的迷宫底座,迷宫盖顶面为防虫网,迷宫内设有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光发射组件最终形成以出光面为底面的锥体形发射主光路;光接收组件最终形成以光接收器进光面中心为锥顶的锥体形接收主光路,所述发射主光路的散射光能够照射到所述光接收组件进光面的区域为烟雾的探测区域。本申请探测器用单只贴片光发射器和贴片光接收器就可实现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烟雾探测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烟雾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是依据烟雾颗粒对光线的散射和反射原理设计而成的。根据探测原理可分为前向散射型、后向散射型、前后结合双向散射型及双波段散射型四种。前向散射型灵敏度高但对黑烟不灵敏,无法满足新国标对黑白烟同一灵敏度的要求;当前的后向散射虽对黑、白烟的响应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迷宫进烟困难,方位较差且体型较大难以实现小型化;前后结合双向散射型及双波段散射型虽然可以解决黑、白烟同一灵敏度的问题但需要两个红外接收管或红外发射管加上复杂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才可能实现,该技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可靠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本申请感烟探测器用单只贴片光发射器和贴片光接收器就可以实现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且进烟顺畅,不同气流环境下迷宫内外烟雾浓度一致,无明显方位差异,并可实现全贴片化、无螺钉化、小型化及低成本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黑烟白烟同一灵敏度的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探测器和探测器底座,所述探测器卡接在所述探测器底座上,所述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上盖、迷宫和设置在所述迷宫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贴设有贴片光发射器和贴片光接收器;所述迷宫安装在所述探测器上盖内;所述迷宫包括迷宫盖和与所述迷宫盖卡接的迷宫底座,所述迷宫盖顶面为防虫网,发射光线所照射到的地方设有能够吸收发射光线的光陷阱区,所述光陷阱区位于所述迷宫底座的内侧面,所述迷宫内设有光发射组件和光接收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最终形成以出光面为底面的锥体形发射主光路;所述光接收组件最终形成以所述贴片光接收器进光面中心为锥顶的锥体形接收主光路,所述发射主光路能够照射到所述光接收组件进光面的区域为烟雾的探测区域。
如上的,其中,所述探测器上盖从其盖顶向所述迷宫方向凸设有锥形导烟装置,所述锥形导烟装置的锥顶抵接在所述防虫网的中心位置,所述锥形导烟装置的周壁向所述探测器上盖的内壁方向延伸有多条三角形挡片,多条所述三角形挡片均匀间隔开设置,所述探测器上盖、相邻两个所述三角形挡片、所述锥形导烟装置的周壁和所述防虫网之间形成进烟腔,所述探测器上盖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烟孔,所述进烟孔与所述进烟腔连通。
如上的,其中,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光发射器遮光柱、光发射器导光柱和发射导光管,所述光发射器遮光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迷宫盖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光发射器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光发射器遮光柱内部,并且,所述光发射器导光柱设置在所述贴片光发射器的发光侧,所述发射导光管与所述光发射器遮光柱一体成型,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发射器导光柱的出光面处,所述光发射器导光柱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如上的,其中,所述光接收组件包括光接收器遮光柱、光接收器导光柱和接收导光管,所述光接收器遮光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迷宫盖和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光接收器导光柱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遮光柱内部,并且,所述光接收器导光柱设置在所述贴片光接收器受光侧,所述接收导光管与所述光接收器遮光柱一体成型,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导光柱的进光面处,所述光接收器导光柱用于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如上的,其中,所述接收导光管远离所述光接收器遮光柱的一端为C形遮光装置,所述C形遮光装置的轴向开设有通孔,周壁为三面封闭一面开口结构,其中,开口的方向朝向所述发射主光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泰怡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泰怡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6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件及生态挡墙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导热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