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蛭仿生去骨瓣术后脑保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807.X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江洪祥;陈谦学;王军民;刘宝辉;许州;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12 | 分类号: | A61F1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艳姣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蛭 仿生 去骨瓣 术后 护罩 | ||
一种水蛭仿生去骨瓣术后脑保护罩,包括罩体和与骨窗贴合的水蛭仿生垫,所述水蛭仿生垫的内部为空腔,其连接在罩体的底部,水蛭仿生垫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仿生吸盘口,其顶部设置有伸出罩体外的用于控制所述空腔内压力的控压管和用于与压力显示仪快速连接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水蛭仿生垫可根据骨窗的形状来塑形,能紧贴骨窗周围皮肤,利用压力可调的空腔和底部设置的吸盘口来维持稳定的压力环境,有利于保护颅腔压力平衡,减少脑移位,有助于脑功能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蛭仿生去骨瓣术后脑保护罩。
背景技术
对于颅内压(ICP)持续高于20mmHg,且CT显示脑内中线移位明显、颅内血肿较大、脑室压闭的患者,需即刻采取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去骨瓣减压术(DC)是治疗难治性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可将脑组织周围血肿与脑挫裂灶清除,减低颅内压,增加脑血流灌注,同时中断脑外伤本身造成的恶性病理过程,但DC后,局部颅脑缺少颅骨的保护,脑组织缺少颅骨的保护和支撑,脑组织易移位、易受大气压的影响、尤其在双侧去骨瓣减压时,上述影响显得尤为明显,甚者脑组织可以出现左右摆动,严重的损害颅腔结构的完整性、颅腔压力的稳定性,直至损害脑功能,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
临床实践中,DC治疗时,ICP快速减低,受压力梯度影响,同侧大脑迅速膨出至骨窗,进而增大对侧硬膜下腔隙,产生硬膜下积液;还可造成CSF压力脉冲经颅骨骨窗传递至外部,CSF重波压脉冲峰值降低,蛛网膜颗粒吸收减少,导致CSF积聚,脑室扩大。目前,临床颅脑手术后通常采用绷带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帽固定,但其压力无法测定和准确控制,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均会对颅脑造成损伤,因此,准确的保持颅腔适当压力的稳定性,避免脑移位,尽可能保护脑功能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迄今,尚缺乏效果较好的用于颅脑手术去骨瓣减压后的脑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蛭仿生去骨瓣术后脑保护罩,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蛭仿生去骨瓣术后脑保护罩,包括罩体和与骨窗贴合的水蛭仿生垫,所述水蛭仿生垫的内部为空腔,其连接在罩体的底部,水蛭仿生垫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仿生吸盘口,其顶部设置有伸出罩体外的用于控制所述空腔内压力的控压管和用于与压力显示仪快速连接的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蛭仿生垫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材料为硅胶或凝胶。
进一步地,所述控压管末端的内部设置有可拔出的橡胶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设置有可与压力显示仪相连接的快速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内设置有可放置所述控压管和连接管的放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脑保护罩的弹力带。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水蛭仿生垫可根据骨窗的形状来塑形,能紧贴骨窗周围皮肤,利用压力可调的空腔和底部设置的吸盘口来维持稳定的压力环境,有利于保护颅腔压力平衡,减少脑移位,有助于脑功能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蛭仿生垫的吸盘口示意图。
图中:1罩体,2水蛭仿生垫,3吸盘口,4控压管,5连接管,6橡胶堵头,7快速接头,8放置槽,9弹力带,10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管缝式锚杆加工装置
- 下一篇:铜材及其合金产品无痕分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