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在线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60190.1 | 申请日: | 201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6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天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杨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在线 数据 监测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在线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箱体远离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底壁与相邻一侧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出线槽,所述箱体顶壁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远离第二安装槽一侧下方前后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化技术,设置有自动可升降检测的液位检测装置,并设置有信息处理装置,对实时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设置的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模块进行信息传输以及接收,起到实时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作用,可无人远程操作,实际应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报警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在线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仪。
背景技术
检测报警器由控制器、探测器、信号电缆等组成,产品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检验中心检验合格;探测器内的检测元件采用进口专用气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寿命长、功耗低等优点。
目前,检测报警器使用广泛,在于液位数据监测领域,往往需要实时监测以及预警作用,这方面现有检测报警器有所欠缺,需要人实时监管使用,且信息传递相对闭塞,实际应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在线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在线液位数据监测报警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一侧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箱体远离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底壁与相邻一侧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出线槽,所述箱体顶壁位于第一安装槽上侧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远离第二安装槽一侧下方前后两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出线槽一侧侧壁上方中间位置开设有进线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远离出线槽一侧侧壁下方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底壁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顶壁固定安装有同一微型计算机,所述第二安装槽前后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上绕接有第二传输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安装槽为上下开口设置,所述出线槽位于第二安装槽内底壁上方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座两侧上下两侧壁中间位置之间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线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传输线,所述进线槽内滑动连接有供电线,所述供电线连接有第一安装槽内的微型计算机的供电端,所述第三安装槽上下两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传输线一端连接有第一安装槽内的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接收端,所述第二传输线另一端连接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底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二传输线为防水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卷筒前后两侧侧壁对称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卷筒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电机输出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上下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槽,所述槽内固定安装有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模块通过第一传输线连接有第一安装槽内的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接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底壁两侧中间位置对称固定安装有风扇,两个所述风扇位于微型计算机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天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天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60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座插拔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面料的络丝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