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内部支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59496.5 | 申请日: | 201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5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茂鑫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3818 | 分类号: | H04B1/3818;H04B1/3827;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内部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内部支架结构,设有硬件容纳腔,硬件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槽,卡槽中配合有方形的硬质板块,硬质板块的底面上设有密封垫圈,硬质板块的顶面上设有若干立柱,若干立柱分布在硬质板块的四周。按上述技术方案,硬件装配在硬件容纳腔中,之后,硬质板块配合入所述卡槽,密封垫圈位于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的上方。支架结构再安装入手机壳体内,在盖上手机盖板时,手机盖板抵压所述立柱,硬质板块被下压,密封垫圈紧紧地压迫在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液体不能经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结构能够提高手机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具体涉及手机的零件。
背景技术
手机搭载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该技术的核心硬件是红外镜头(infraredCamera)、泛光感应元件(flood illuminator)、点阵投影器(dot projector),红外镜头用来收集反射光,泛光感应元件和点阵投影器分别用来发射红外线和结构光点。
授权公告号为CN 208723971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手机人脸识别结构光支架,一体成型,开设有若干孔位,任一孔位配合设计有硬件容纳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高硬件容纳腔中硬件位置的稳定性,以及如何对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之间的配合进行密封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内部支架结构,设有硬件容纳腔,硬件容纳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槽,卡槽中配合有方形的硬质板块,硬质板块的底面上设有密封垫圈,硬质板块的顶面上设有若干立柱,若干立柱分布在硬质板块的四周。
按上述技术方案,硬件装配在硬件容纳腔中,之后,硬质板块配合入所述卡槽,密封垫圈位于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的上方。支架结构再安装入手机壳体内,在盖上手机盖板时,手机盖板抵压所述立柱,硬质板块被下压,密封垫圈紧紧地压迫在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第一,在装机过程中,硬件首先要装配在支架结构上,再将支架结构安装入手机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硬质板块能够将硬件的限制在硬件容纳腔内,避免在支架结构安装入手机壳体内之前,硬件在支架结构内发生移位,甚至脱离支架结构。
第二,在手机盖板压迫立柱的作用下,硬质板块将密封垫圈紧紧地压迫在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的上方,能够有效地避免硬件在硬件容纳腔内发生上下窜动,即使手机遭遇重摔,硬件也不会在硬件容纳腔中发生上下窜动,而且,密封垫圈对硬件具有缓冲作用,对其进行保护。
第三,硬质板块将密封垫圈紧紧地压迫在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接壤处,液体不能经硬件与硬件容纳腔侧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如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结构能够提高手机的防水性能,对于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硬件,显得尤其重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手机内部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从下方观察所述手机内部支架结构所得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硬件容纳腔;11、让位凹形结构;
20、卡槽;21、卡槽的顶面;22、卡槽的底面;
30、硬质板块;31、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茂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茂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9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手持LED照射灯
- 下一篇:一种加固型防水防腐USB3.0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