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3325.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超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5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足 外科手术 用指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盘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立杆、隔栏、开口槽、第一螺纹槽、缺口、第一螺纹杆、环形槽、防脱块、T形杆、压杆、弧形槽、防伤垫、齿牙槽和转把,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杆。该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立杆的连接,使得压杆把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固定在压杆的下端,替代了通过指部固定病指或者病趾的弊端,同时通过第二螺纹杆下压吸盘,使得吸盘与手术台面紧贴,使得固定装置在手术中不会移动,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在手术中不会移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手足外科医生在给患者指部做拔甲手术的时候,一般都是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起到稳定病指或者病趾的作用,方便手术的进行,但这种方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持续捏紧,很容易造成医生的指部僵硬,而且患者在手术中病指或者病趾由于疼痛也容易抽动,造成手术进行的缓慢,同时由于时间较长,医生的指部也容易抽动,很容易造成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脱离手术台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盘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立杆、隔栏、开口槽、第一螺纹槽、缺口、第一螺纹杆、环形槽、防脱块、T形杆、压杆、弧形槽、防伤垫、齿牙槽和转把,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中间均匀的固定安装有隔栏,所述隔栏的内部设有开口槽;
所述吸盘装置包括连杆、螺纹套、第二螺纹杆、压件、第二螺纹槽、弹簧、吸盘和凹槽,所述立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安装有压件,所述压件的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通过螺纹与第二螺纹槽的内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一侧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安装有防脱块。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与T形杆的一侧转动安装,所述T形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内部下端均匀的设有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内部连接有防伤垫,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上端设有齿牙槽,所述齿牙槽的内部通过齿牙与转把的下端啮合。
优选的,所述压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足外科手术用指部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立杆的连接,使得压杆把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固定在压杆的下端,替代了通过指部固定病指或者病趾的弊端,同时通过第二螺纹杆下压吸盘,使得吸盘与手术台面紧贴,使得固定装置在手术中不会移动,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病指或者病趾在手术中不会移动,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超,未经李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3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栅数显卡尺退磁装置的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挂面生产悬挂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