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喷模头的自动接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0604.2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谢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瑞兴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3 | 分类号: | D04H3/03;D01D7/00;D01D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喷模头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熔喷模头的自动接料装置,连接于成型托网两侧的机架上,包括活动托架,设置于成型托网的上方,活动托架滑动连接于机架,并且可沿成型托网的运动方向移动至熔喷模头的正下方;托盘,用于承接熔喷模头流出的液体状塑料,托盘可拆卸连接在活动托架上方,托盘为一字形并且横跨成型托网;推料组件,连接于托盘,包括刮板以及动力机构,刮板用于带走托盘上的液体状塑料,动力机构用于驱动刮板沿托盘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组件,连接在机架上,并且用于推动活动托架移动;控制器,具有蓄电池,动力机构、驱动组件、熔喷模头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在遭遇意外停电或者机械故障而停机时,自动承接熔喷模头流出的液体状塑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喷模头的自动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在无纺布成型的喷丝工序中,是利用成型托网承接熔喷模头喷出的丝,待丝铺成一定量之后再进入下一步工序。在遭遇意外停电或者机械故障而停机时,熔喷模头中会流出部分液体状塑料,这部分液体状塑料比重较大,不能直接落在成型托网上,一方面是因为容易导致成型托网变形、损坏,另一方面是因为冷却后难以清理,因此须设计自动接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供一种熔喷模头的自动接料装置,可以在遭遇意外停电或者机械故障而停机时,自动运行而承接熔喷模头流出的液体状塑料,避免影响成型托网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熔喷模头的自动接料装置,连接于成型托网两侧的机架上,包括活动托架,设置于所述成型托网的上方,所述活动托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并且可沿所述成型托网的运动方向移动至所述熔喷模头的正下方;
托盘,用于承接所述熔喷模头流出的液体状塑料,所述托盘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活动托架上方,所述托盘为一字形并且横跨所述成型托网;
推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托盘,包括刮板以及动力机构,所述刮板用于带走所述托盘上的液体状塑料,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刮板沿所述托盘的长度方向移动;
驱动组件,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且用于推动所述活动托架移动;
控制器,具有蓄电池,所述动力机构、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熔喷模头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接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熔喷模头电连接,在遭遇意外停电或者机械故障而停机时,所述控制器马上联动,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动作,将所述活动托架推至所述熔喷模头的正下方,由托盘承接所述熔喷模头流出的液体状塑料,防止液体状塑料落在所述成型托网上;然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动作,驱动所述刮板将所述托盘上的液体状塑料带走,避免积聚冷却,方便清理;考虑到意外停电的状况,所述控制器具有蓄电池,可以应对断电,保障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气缸及电磁阀,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托架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的进排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丝杆以及滚珠螺母,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丝杆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滚珠螺母连接于所述丝杆并且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瑞兴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瑞兴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0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