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47369.3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海;黄一馨;黄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博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电子 节温器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包括节温器和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的内部安装节温器,在节温器外部设置防护机构,通过固定条、套筒和缓冲弹簧的配合,对内部的节温器实现多层防护,避免汽车晃动时各发动机零部件间的碰撞挤压,导致节温器受损,推杆安装在电源连接柱的外壁上,并在推杆末端设置膨胀石蜡,膨胀石蜡连接活栓,采用电子启动和发动机温度升高膨胀石蜡受热膨胀通过活栓推动卡板开启阀口组件阀门两种启动发式,更加稳定可靠,充分保障节温器正常启动;安装阀口组件配合卡板并设置多个出水管,将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分隔开,提高节温器对发动机温度的精准控制;该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节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
背景技术
节温器主要是用于调节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的零部件,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传统的节温器总成主要由外壳和外壳内部的节温器构成,通常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和小循环共用一个出水口,通过节温器开闭大循环进水口进行大循环的启停控制,但是由于传统的节温器不能对小循环进行关闭,从而造成大小循环同时存在,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温度控制;结构复杂较为复杂,并且在使用中由于汽车容易产生晃动,容易造成设备不够稳定,与发动机内的其他零件发生碰撞挤压,导致设备损坏。故,我们推出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
为了对节温器的结构实现优化,提高节温器对发动机温度的精准控制,以及提高节温器的安全防护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节温器外部设置防护机构,利用阀口组件和多出水管分隔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来实现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通过在节温器外部设置防护机构,利用阀口组件和多出水管分隔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电子节温器总成,包括节温器和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的内部安装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包括端盖、壳体、电源连接柱、插头、连接件、总成机构、阀口组件、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进水管,端盖的侧壁固定连接壳体,电源连接柱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且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并向外延伸,末端固定连接插头,壳体内的电源连接柱的外壁上设置连接件,连接件的侧壁连接总成机构,总成机构外侧的壳体的内壁山上分别固定连接阀口组件,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和进水管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外壁上,节温器设置在防护机构内;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端头、防碰垫圈、防护框、固定条、套筒、缓冲弹簧和固定盘,连接端头的外壁上套接防碰垫圈,侧壁上固定连接防护框,防护框上下两端的外壁上设置固定条,套筒的一端与连接端头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防护框的侧壁并向外延伸,外壁上缠绕设置缓冲弹簧,末端固定连接固定盘。
进一步地,所述总成机构包括推杆、本体总成、支撑弹簧、膨胀石蜡、活栓和卡板,推杆套接于连接件内,一端贯穿本体总成的侧壁并延伸至内部,末端固定管连接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侧端设置膨胀石蜡,膨胀石蜡的侧端面固定连接活栓的一端,活栓的另一端设置卡板。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总成上下两端的外壁上分别安装有加热电阻和卡件,卡件设置在本体总成一端的边沿处,且与阀口组件的端口侧壁边沿处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活栓的外筒与本体总成的外壁相连,内杆贯穿本体总成侧壁与膨胀石蜡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部的出水管和进水管紧贴本体总成内壁的端口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漏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出水管和进水管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博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博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7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力式瓷坯口高度补偿上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角梳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