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1356.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香;肖湘滇;孙晶;马莎;段坤元;郎茜;盛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理化 检验 用加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部设置有底板,储液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顶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上端铰接连板,连板的另一端铰接压柄,顶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压杆,压杆的另一端穿出通孔与压柄的中部铰接,压柄与顶板之间的压杆上套装有弹簧;底板底部的中心设置有螺母,底板避开螺母的位置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分液管,螺母内竖直向下旋装有引流棒,分液管的进液口与储液筒导通,出液口设置在靠近引流棒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液平缓,操作安全,省时省力的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食品检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使用加液装置一般采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溶液直接倒入反应容器内,这种加入方式由于液体落入容器内时会产生冲击力,使液体溅出来或产生大量泡沫而溢出,操作不安全,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也有采用注射器向反应容器内加入液体,这种加入方式在加入量大的时候,抽取液体或压出液体都会很费力,长时间使用时就会使得握着加液器的手掌感到酸痛,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加液平缓,操作安全,省时省力,有利于实验正常进行的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液平缓,操作安全,省时省力,有利于实验正常进行的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理化检验用加液装置,包括储液筒,储液筒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底部设置有底板,储液筒内滑动设置有活塞,顶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板,支板的上端铰接连板,连板的另一端铰接压柄,顶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活塞的顶部设置有压杆,压杆的另一端穿出通孔与压柄的中部铰接,压柄与顶板之间的压杆上套装有弹簧;底板底部的中心设置有螺母,底板避开螺母的位置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孔,开孔内设置有分液管,螺母内竖直向下旋装有引流棒,分液管的进液口与储液筒导通,出液口设置在靠近引流棒的位置。
进一步地,引流棒在分液管的出液口位置设置有缓冲的坡面,引流棒坡面以下的直径大于坡面以上的直径。
进一步地,储液筒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活塞与储液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液筒的顶板一端设置支板,支板通过连板铰接压柄,压柄的中部铰接压杆,压杆与活塞顶部连接,在压柄与顶板之间的压杆上套装有弹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储液筒的底板底部设置有螺母,在避开螺母的位置设置分液管,在螺母内旋装引流棒;抽取液体时,先将引流棒从螺母上旋出,用大拇指按住压柄的自由端,其余四指握住顶板,大拇指按压使弹簧压缩,使压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将活塞上部筒内的空气排除形成真空,然后将分液管伸入待取液容器内,然后松开大拇指,压缩的弹簧在回复力作用下使活塞向下移动,外部待抽取的液体由于压差的作用从分液管进入储液筒,抽到需要的刻度进行加液时,将引流棒旋装在螺母内,然后将分液管和引流棒伸入到待加入容器内,这时再按压压柄,使压杆推动活塞下移,压力使液体从分液管出来,并流到引流棒壁上,由引流棒缓慢将液体加入到容器内,避免了直接加入液体受到冲击而溅出或产生泡沫而溢出的情况,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由于本装置以压杆的顶部为支点,采用了杠杆的原理,使按压压柄的动力臂长于阻力臂,因此按压时也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棒,2-分液管,3-储液筒,31-底板,32-顶板,4-活塞,51-支板,52-连板,53-弹簧,54-压杆,55-压柄,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1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护设备以及报警系统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