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39174.4 | 申请日: | 2019-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2;B02C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研磨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粉碎仓的两侧,所述粉碎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粉碎器,所述粉碎器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轴承座的内部,所述粉碎器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本申请通过将粉碎仓与研磨仓相互连接,实现中药材粉碎研磨一体化加工,相比较传统粉碎过程与研磨过程分离加工工艺,粉碎研磨一体化加工可减少中药材原料移转次数,节约中药材原料的移转时间,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并且一体化加工也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药材研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材是指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拥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现有的中药材使用前常会进行粉碎研磨加工,但是现有的粉碎研磨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粉碎装置与研磨装置分离设置,中药材需要先利用粉碎装置搅碎,收集后,再利用研磨装置进一步研磨成粉,耗费时间长,加工效率低,而现有的研磨装置多采用传统的研磨杆结构进行研磨,这样研磨的方式不够充分,导致药材的药效不能够充分被人体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具备一体化加工、充分研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药材研磨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粉碎仓的两侧,所述粉碎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粉碎器,所述粉碎器的一端活动套接在第一轴承座的内部,所述粉碎器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内部固定套接在第一伺服电机传动组的一端,所述粉碎仓中部固定套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面中部固定套接有螺旋器,所述螺旋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传动组的顶面,所述粉碎仓的底面两侧固定连接有研磨仓,所述研磨仓的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研磨页,所述研磨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研磨页,所述活动研磨页固定连接在传动轴的外侧,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伺服电机传动组的顶面,所述研磨仓的底部一侧固定套接有出料口。
精选的,所述粉碎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两个粉碎器,且粉碎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碎页。
精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且固定架顶部的第二轴承座活动套接在螺旋器的顶端,所述螺旋器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螺旋页。
精选的,所述粉碎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研磨仓,且粉碎仓底部两侧开设的出料槽与研磨仓顶面一侧开设的进料槽上下对齐。
精选的,所述固定研磨页与活动研磨页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研磨齿牙,且固定研磨页与活动研磨页之间设有间隙两者不接触。
精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传动组、第二伺服电机传动组、第三伺服电机传动组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第一伺服电机传动组的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粉碎仓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传动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研磨仓的顶部一侧,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传动组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座内部。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申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将粉碎仓与研磨仓相互连接,实现中药材粉碎研磨一体化加工,相比较传统粉碎过程与研磨过程分离加工工艺,粉碎研磨一体化加工可减少中药材原料移转次数,节约中药材原料的移转时间,提高整体的加工效率,并且一体化加工也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2、本申请通过固定研磨页与活动研磨页之间的配合运动,对经过粉碎仓粉碎的中药材原料进行研磨加工,相比较传统装置单个研磨杆的研磨效果,多个固定研磨页与活动研磨页之间的研磨更加充分、均匀,提高中药材药效利用率,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9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外科用引流装置
- 下一篇:拼接式流道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