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光式双坑旱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8280.0 | 申请日: | 2019-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向群;魏孝承;王贺程;柳博;陈昢圳;杨波;师荣光;成卫民;张春雪;彭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主分类号: | A47K11/02 | 分类号: | A47K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式双坑旱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旱厕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透光式双坑旱厕结构,位于两个蹲式坑位的地面下方设置为储粪池,所述两蹲式坑位之间安装有一共墙,该共墙由地面上方储粪池内贯通安装,两个蹲式坑位的出粪口均位于同侧的储粪池内,所述共墙内安装有一排气管,将该排气管位于地面以下的部分设置为进气端,位于地面以上的部分设置为排气端,所述进气端与两个储粪池均连通,排气端与外部环境导通,所述储粪池设置有清污口,该清污口内活动安装有一盖板,所述盖板采用透光材质制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旱厕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透光式双坑旱厕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中西部一些贫水地区,尤其是在农村环境当中,旱厕依然是一种普遍的如厕装置。现有旱厕结构简单,一般包括两种,其一是只包括一个蹲式便器,在如厕完毕后,使用人员采用秸秆等材料将其掩盖,待一定时间后进行统一处理收集;其二,是在蹲式便器的下方设置一体的储粪池或储粪罐,如厕之后,粪便落入储粪池内进行生物处理,之后作为有机肥清掏使用。
但上述两种结构的旱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种,在粪便进行收集之前可能会多次如厕,虽然每次如厕后的粪便表面都遮盖有秸秆等掩埋物,但依然不够卫生;第二种相较第一种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使用时也存在不足。目前旱厕与储粪池的连接一般是采用直落式,因此,大部分粪便均位于出粪口下方的对应位置,因此很容易累积,出现储粪池大部分空间都未填满,但粪便却已提升至距离出粪口较近的位置。另外,由于目前的储粪池和储粪罐均为密闭式的结构,不但生化处理过程缓慢,也容易产生沼气等有害气体,如无法及时处理,则容易出现有害气体反向溢出的情况,导致使用者中毒,一旦与明火接触,还会导致爆炸,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快速导出有害气体,加快粪便生化处理的一种透光式双坑旱厕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透光式双坑旱厕结构,包括两个蹲式坑位,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个蹲式坑位的地面下方设置为储粪池,所述两蹲式坑位之间安装有一共墙,该共墙由地面上方储粪池内贯通安装,两个蹲式坑位的出粪口均位于同侧的储粪池内,所述共墙内安装有一排气管,将该排气管位于地面以下的部分设置为进气端,位于地面以上的部分设置为排气端,所述进气端与两个储粪池均连通,排气端与外部环境导通,所述储粪池设置有清污口,该清污口内活动安装有一盖板,所述盖板采用透光材质制出。
而且,每个所述蹲式坑位的出粪口下方均与储粪池的一侧内墙位置相对应,该侧内墙由上至下形成坡面,所述坡面与储粪池底部所呈角度其坡度不小于75°。
而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一侧外壁由下至上内均匀间隔制出多个透气孔。
而且,所述排气管的上端部还一体制出一支管,该支管倾斜设置由储粪池穿入,与储粪池上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相邻两个蹲式坑位之间勾践该结构,两蹲式坑位采用共墙结构将排气管布设在两蹲式坑位之间,使得两个储粪池的气体均可由同一根排气管导出,储粪池的清污口采用透光材质制出,可将外部自然光或灯光引入储粪池内,一方面可提升储粪池内的温度,另一方面光照可杀灭粪便中的一些硝化细菌等厌光细菌,即可加快生化处理的进度,又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不小于75°的坡面来承接粪便,粪便掉落在储粪池内后,会沿内墙滚动,进而移动至储粪池的远端位置,提升储粪池内空间的利用率,排气管设置的排气孔则用于防止排气管下端部被粪便堵塞无法排出气体,支管的设置则用于导出位于储粪池上端悬浮的气体,由于储粪池内的气体成分复杂,密度各不相同,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不同位置的气体导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未经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8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型重卡驾驶舱配合安装板
- 下一篇:一种便于填埋的旱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