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6213.5 | 申请日: | 201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盛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楼道 基层 保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基层和墙面,墙面固定铺设在基层的最外端表面,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保温层,基层的表面固定嵌入设置加固网,保温层的外端固定铺设隔音层,隔音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的表面的凸起位置固定连接有嵌入头。通过两端呈突出设置的保温层,嵌入在基层中,加强与墙板基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在基层表面上嵌入叠加设置的加固网,有效的加强基层的抗压与稳定性,以此达到对墙板基层的防护效果,隔音层内侧表面设置为波浪状,与保温层表面接触的时候形成空腔,有效的达到隔音的效果,同时达到对基层缓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见的建筑中,为了将较大房间内的空间进行隔断,常常会用到隔墙板制成整堵隔墙或相对较大的隔墙,以此作为楼道,是连接房屋几个单元的走廊。
现有的楼道隔墙板大多采用彩钢板、石膏板等制作,这种隔墙板重量都相对较重,安装难度大,而且隔音、保温的效果也比较差,且现有的楼道隔板在水泥对切的基层上之铺设平面的层体,在需要进行保温隔音的基础上对基层的防护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包括基层和墙面,墙面固定铺设在基层的最外端表面,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保温层,基层的表面固定嵌入设置加固网,保温层的外端固定铺设隔音层,隔音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的表面的凸起位置固定连接有嵌入头,墙面与基层之间嵌入设置加固筋,加固筋的表面固定设置螺纹。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位于基层的表面居中位置,且保温层的两端呈凸起状,嵌入在基层中,基层与保温层两端的连接位置横向设置凹槽。
优选的,所述加固网设置为1-3层叠加铺设的金属网,且加固网与基层表面等面积铺设。
4优选的,所述隔音层同时对保温层进行包裹设置,隔音层的内侧表面设置为波浪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配套设置,两者呈咬合设置,且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的表面呈矩形齿轮状。
优选的,所述嵌入头沿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的表面突出位置横向设置,且嵌入头嵌入对应的防护层内凹位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筋均匀竖向排列在墙面与第二防护层之间,加固筋呈“工”状设置,且表面两端呈内凹状,内凹位置深度根据防护层厚度设置,螺纹位于加固筋的表面两侧设置,且两侧螺纹呈相反朝向螺旋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通过两端呈突出设置的保温层,嵌入在基层中,加强与墙板基层之间的连接。
2、该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通过在基层表面上嵌入叠加设置的加固网,有效的加强基层的抗压与稳定性,以此达到对墙板基层的防护效果。
3、该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隔音层内侧表面设置为波浪状,与保温层表面接触的时候形成空腔,有效的达到隔音的效果,同时达到对基层缓震的效果。
4、该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通过相互咬合设置的第一防护层与第二防护层,在使用的时候,有效的增强防护层之间的连接,同时增强基层的抗压与稳定性,有效的对基层达到缓冲的效果。
5、该建筑楼道墙板基层保护结构,通过嵌入头,达到增强防护层之间的连接,同时使得防护层在相互连接的时候,防护层之间形成空腔,有效的达到隔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盛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德盛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6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纸分切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瓷砖连接架及其瓷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