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及电梯控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6801.0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0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锋锋;王能飞;李元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接触器 隔音 装置 控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及电梯控制设备,所述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包括接触器腔体以及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腔体由多个壁板围合而成,所述多个壁板的内壁设置有隔音层,且所述接触器位于所述接触器腔体的各个壁板的内壁的隔音层包裹的区域内;所述接触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与所述接触器安装方向垂直的壁板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具有隔音层的接触器腔体,并将接触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接触器腔体内,可在接触器噪音的传播途径上消除噪音,同时减小了接触器振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接触器降噪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及电梯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其广泛用于电梯、纺织、工程传动等各类控制柜中,并通过触点的闭合与断开来控制电机的运行。由于接触器在触点的闭合与断开过程,衔铁的振动产生的噪音非常显著,严重影响设备使用体验,特别是在对噪音有要求的环境下,使用受到限制。
目前,现有静音接触器消除噪音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噪音产生的位置着手,即对噪音源进行消除,有比较明显的降噪效果,但是现有静音接触器的降噪结构复杂,导致其体积和重量较大,在一些空间受限或者重量有要求的环境下无法使用安装,实用性不足。
此外,还有通过将接触器置于密闭盒体的方式实现降噪的方案,但由于盒体本身占据一定的体积,不适用于内部结构要求紧凑的机柜,并且盒体耗费较多的物料,同时盒内空气流动性较差,不利于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静音接触器降噪机构复杂、使接触器体积和重量较大,以及盒体降噪方案中盒体占据一定体积、耗费较多物料且不利于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及电梯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包括接触器腔体以及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腔体由多个壁板围合而成,所述多个壁板的内壁设置有隔音层,且所述接触器位于所述接触器腔体的各个壁板的内壁的隔音层包裹的区域内;所述接触器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与所述接触器安装方向垂直的壁板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多个L形安装件,每一所述L形安装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接触器腔体的壁板上,所述接触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腔体包括开口以及固定在所述开口位置的封板,且所述封板的内侧具有所述隔音层。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四周具有回形围板,且所述回形围板的外侧具有所述隔音层;所述封板固定在所述回形围板上。
优选地,所述隔音层由以下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吸音棉、多层消音布、多层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设备,包括柜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所述接触器腔体的至少一部分壁板由所述柜体的壁板构成,且所述柜体还包括用于安装电子模块的主腔体,所述主腔体与所述接触器腔体之间相互隔离。
优选地,所述接触器腔体位于所述柜体的底部,并与所述主腔体相邻。
优选地,所述柜体包括背板、两个侧板、顶板以及底板;所述接触器腔体由所述柜体的背板、两个侧板、底板、平行于所述背板的封板、以及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隔板围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接触器隔音装置及电梯控制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具有隔音层的接触器腔体,并将接触器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接触器腔体内,可在接触器噪音的传播途径上消除噪音,同时减小了接触器振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通过将接触器腔体集成到电梯控制设备的柜体,从而无需安装盒即可实现接触器的安装,由于没有盒体占用空间,非常适合于对空间要求较高的机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6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