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724490.4 | 申请日: | 2019-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双;汪情;陈美娟;江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宝升针筒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14 | 分类号: | D04B15/14;D04B3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627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面 大圆 除尘 针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壁开设有针孔,所述针筒的底端固接有进气管,所述针筒的内部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底部套接有吸气管,所述集尘箱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连接机构,所述集尘箱的顶端紧密贴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接有拉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吸尘机构,所述盖板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防泄机构。该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通过电机、进气管、扇叶等的配合使用,灰尘处理更彻底,进而提高整体机构的实用性,通过螺纹座、连接走和螺纹杆等的配合使用,方便收集箱的拆卸和清理,保证吸尘效果,通过盖板、橡胶垫和拉板等的配合使用,保证密封效果,大大提高人们对针筒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圆机针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但是现有的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在针筒外部进行除尘,当针孔中产生灰尘时不便于清理,且除尘装置固接在针筒中,不利于清理和设备的拆卸,很难满足人们对针筒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在针筒外部进行除尘,当针孔中产生灰尘时不便于清理,且除尘装置固接在针筒中,不利于清理和设备的拆卸,很难满足人们对针筒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壁开设有针孔,所述针筒的底端固接有进气管,多个所述进气管均与针孔相连通,所述针筒的内部设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底部套接有吸气管,多个所述吸气管与集尘箱过盈配合,所述吸气管的一端与收集箱相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与针孔相连通,所述集尘箱的左右两端均固接有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的外壁均与针筒相固接,所述集尘箱的顶端紧密贴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接有拉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吸尘机构,所述盖板的左右两端均套接有防泄机构,两个所述防泄机构的底端均与集尘箱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电机、连杆和扇叶,所述电机的顶端与盖板相固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底端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套接有扇叶,所述扇叶与连杆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座、螺纹杆、连接座和挡板,所述螺纹座的外壁与集尘箱相固接,所述螺纹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套接有连接座,所述螺纹杆与连接座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与针筒相固接,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座的一端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与连接座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螺纹座关于集尘箱左右对称。
优选的,所述防泄机构包括螺丝、橡胶垫和连接板,所述螺丝从上至下依次贯穿盖板、和橡胶垫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所述螺丝与盖板和橡胶垫均间隙配合,所述橡胶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盖板和连接板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集尘箱相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单面大圆机除尘型针筒,通过电机、进气管、扇叶等的配合使用,通过外接气体和扇叶旋转产生的风力将针孔中的灰尘收集到集尘箱中,灰尘处理更彻底,进而提高整体机构的实用性,通过螺纹座、连接走和螺纹杆等的配合使用,方便收集箱的拆卸和清理,保证吸尘效果,通过盖板、橡胶垫和拉板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收集箱打开的同时,保证密封效果,防止灰尘从盖板与连接板的接口处泄露,大大提高人们对针筒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俯视图;
图3为图1中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宝升针筒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宝升针筒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4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