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变驱动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3269.7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射;陈代见;李梓洋;汪红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环宇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1/00 | 分类号: | H02P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模块 装置 | ||
旋变驱动模块装置,涉及电子器件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体形状的金属密封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旋变驱动电路,旋变驱动电路通过引脚引出外壳;所述旋变驱动电路包括:信号调理单元,其具有励磁激励信号输入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入端,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低通滤波单元,其负性输入端接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其正性输入端接偏置电路;缓冲驱动单元,其输入端接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励磁激励信号输出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模块采用裸芯物料,集成度高,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RDC接口及外围电路中,通常采用分立器件搭建一个缓冲电路,实现提高旋转变压器励磁驱动能力;但是存在做明显的缺点,如可靠性低、集成度低、占用PCB面积大以及使用不便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旋变驱动模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变驱动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密封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旋变驱动电路,旋变驱动电路通过引脚引出外壳;
所述旋变驱动电路包括:
信号调理单元,其具有励磁激励信号输入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入端,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
低通滤波单元,其负性输入端接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其正性输入端接偏置电路;
缓冲驱动单元,其输入端接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励磁激励信号输出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常规PCB板的电路而言,模块采用裸芯物料,集成度高,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由于模块电路内部集成度高,不需要用户在对电路内部环节进行功能验证及测试,用户很方便地使用模块实现板级电路设计,从而为用户节省开发调试时间;模块形成量产供货,成本得以有效控制,间接地为用户节省项目成本;模块外观整洁,金属封装结构抗震效果好;模块重量轻,为用户的整机重量考量提供裕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角度)。
图2是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布线示意图。
图内标记说明:
1-1—旋变驱动模块,1-2—基板,1-3—电路部件,1-4—金属管壳,1-5—绑线,1-6—引脚;
3-1—旋变驱动模块,3-2—基板,3-3—基板内部走线,3-4—金属管壳,3-5—部件区域,3-6—绑线,3-7—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
旋变驱动模块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状的金属密封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旋变驱动电路,旋变驱动电路通过引脚引出外壳;
所述旋变驱动电路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下述电路单元:
信号调理单元,其具有励磁激励信号输入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入端,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
低通滤波单元,其负性输入端接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其正性输入端接偏置电路;
低通滤波单元,其输入端接低通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具有一个励磁激励信号输出端和励磁激励差分信号输出端,缓冲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绑线与引脚连接。金属密封外壳的棱角处采用圆弧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环宇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环宇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3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