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0672.4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雷;冉胡泽;胡庆松;李俊;谭赓灏;鞠允东;金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携微泡 池塘 河蟹 水气 一体 辅助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池塘内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自吸泵体组和连接在自吸泵体组上的管道组,所述自吸泵体组包括泵体、粗螺栓和细螺栓,所述泵体的叶轮负压区开设有粗螺栓微孔,所述粗螺栓螺纹配合在粗螺栓微孔中,所述粗螺栓的螺母表面开设有用于排入空气的微型小孔,所述细螺栓配合安装在粗螺栓内部,且所述细螺栓在粗螺栓内部转动以调节长度,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化池塘整体溶氧水平和分布状态,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种草养蟹是当前河蟹养殖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种植水草不仅保障了河蟹栖息、生长的环境,同时也在日照条件下为池塘水体提供了充足的溶氧。但与此同时,水草的种植也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水体的流动和交换,导致传统的增氧装置和手段存在以下技术缺点:
(1)增氧装置形成的空气分子团(气泡)体积较大,生成的空气分子团以较快速度浮出水面,导致池水溶氧比率过低,使得绝大部分的氧气仍以大气泡的方式排回到空气中;
(2)水体流动较为缓慢,局部地区增氧速度较快,导致富氧区域的生成,水中氧气得不到扩散;
(3)夜间,水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氧气,并且植物自身生存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加之水草区域水体流动扩散性更差,导致在水草区域形成极度欠氧的局面,如遇阴天,情况更甚;
(4)底层水体溶氧水平总体较低,加之河蟹生活及其他生物和微生物活动,耗氧量又较大,但当前增氧装置对底层水体的溶氧改善作用很小,对水体上方改善溶氧又无明显作用;
目前,现有的池塘养殖增氧设备,没有效果卓越、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的设备。至此,对于发明一款所具备解决以上功能的装置成为了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实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化池塘整体溶氧水平和分布状态,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池塘内的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自吸泵组和连接在自吸泵组上的管道组,所述自吸泵组包括泵体和粗螺栓,所述泵体的叶轮负压区开设有粗螺栓微孔,所述粗螺栓螺纹配合在粗螺栓微孔中,所述粗螺栓的螺母表面开设有用于排入空气的微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孔内部还螺旋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通过转动调节在微型孔内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组包括吸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吸水管道连接在泵体的进水端,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在泵体的出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道包括弯曲段和垂直段,所述垂直段底部呈水平状,所述吸水管道为竖直状。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道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导通孔,相邻的所述导通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导通孔的孔口直径D和出水管道的管道直径H的比例为1:4。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还包括细螺栓,所述细螺栓螺旋安装在粗螺栓内部,且所述细螺栓在粗螺栓内部转动以调节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