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盲板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20554.3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蒋文岩;孟国防;吴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广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06;F16K37/00;F16K3/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盲板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盲板阀,包括电动盲板阀主体和控制系统;所述电动盲板阀主体包括左阀体、右阀体、扇形阀板及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扇形阀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和盲板,所述左阀体内设置有左夹紧板,所述右阀体内设置有右夹紧板,所述左夹紧板的阀口与右夹紧板的阀口相对应设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MCU1、MCU2、MCU3、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松开到位按钮、夹紧到位按钮、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开阀到位按钮、合阀到位按钮以及上位机。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盲板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盲板阀是一种安装在输送物料的管道上,以用于控制管道内流动物料的流动情况,从而方便使用者对物料加工进行控制的装置,其在的流体控制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有的盲板阀使用时,将相关的运输流体物料的运输管均与阀体连通,需要时使用者手动移动连接架阀杆在调节孔内移动并同时带动阀板在工作腔内进行移动,以控制工作腔内流体的流动情况,这样的操作控制较为不便,使用效果较差,实用性较低,而且笨重,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盲板阀,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使用效果好,同时减轻电动盲板阀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盲板阀,包括电动盲板阀主体和控制系统;所述电动盲板阀主体包括间隔并立连接的左阀体和右阀体、左右对称铰接在左阀体、右阀体之间的扇形阀板、安装在右阀体底端用于驱动扇形阀板前后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扇形阀板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和盲板,所述左阀体内设置有左夹紧板且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左夹紧板在左阀体内左右水平滑动,所述右阀体内设置有右夹紧板且通过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右夹紧板在右阀体内左右水平滑动,所述左夹紧板的阀口与右夹紧板的阀口相对应设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MCU1、MCU2、MCU3,分别与MCU2电性连接的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松开到位按钮、夹紧到位按钮和第一到位指示灯,分别与MCU3电性连接的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开阀到位按钮、合阀到位按钮和第二到位指示灯,以及上位机,所述MCU1与上位机电性连接,所述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松开到位按钮、夹紧到位按钮、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开阀到位按钮、合阀到位按钮还分别与MCU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驱与MCU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MCU3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左夹紧板,所述右夹紧板与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松开到位检测贴,所述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右夹紧板内,所述左夹紧板与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夹紧到位按钮检测贴,所述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右阀体的前、后侧,所述通孔的下方嵌设有与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相匹配的合阀到位检测贴,所述盲板远离通孔的一侧旁嵌设有与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相匹配的开阀到位检测贴,松开到位检测贴、夹紧到位按钮检测贴、合阀到位检测贴、开阀到位检测贴确定了检测点位,合阀到位检测贴、开阀到位检测贴保证阀板由盲孔位置移动到通孔位置的准确定位,松开到位检测贴、夹紧到位按钮检测贴保证了夹紧、松开的到位信号,精度高。
优选地,所述松开到位检测传感器、夹紧到位检测传感器、开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合阀到位检测传感器均为接近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扇形阀板的下弧面设置有弧形齿条,所述齿轮与弧形齿条相齿合,所述第一电机与MCU3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阀体、右阀体的腔室内安装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导杆组,所述左夹紧板滑动套装在左阀体的导杆组上,所述右夹紧板滑动套装在右阀体的导杆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广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广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20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材料烧结炉外轨线匣钵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合金音频线生产用焊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