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拉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2681.9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6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童俊;谢福胜;曲磊;胡学胜;孟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04 | 分类号: | B21C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265718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 拉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管拉拔模具,包括外模和游动芯头,外模内设置有游动芯头,外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外模内设置有放置游动芯头的空腔,本专利着重对拉伸模具的压缩带半径夹角及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作出优化改造,使铜管进入锥形带后变形所产生的塑性热相比不那么激烈,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原为圆弧过度,改造优化后将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添加圆弧角使其塑性变形经过时铜金属流动更加顺畅,更科学实用,减少生产时激烈的摩擦与摩擦产生的摩擦热,达到拉伸模具寿命提升目的、不仅保护了致裂管,而且便于安装和卸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开采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铜管拉拔模具。
背景技术
我国原小管径厚壁管采用传统有衬芯拉伸中的游动芯头拉伸工艺。
该工艺方法靠作用在芯头上的轴向力平衡,使其定位于模孔的适当位置实现拉伸。采用游动芯头盘拉模具生产铜管的工艺由来已久,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表面划痕、抖动跳车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表明铜管拉伸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了铜管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出现表面划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铜管拉拔模具,包括外模和游动芯头,所述外模内设置有游动芯头,所述外模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外模内设置有放置游动芯头的空腔。
优选的,所述外模中部设置有模芯,模芯外套有模套,所述模芯内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锥形带、压缩带、定径带和出口带。
优选的,所述压缩带半径夹角为:12°±15′。
优选的,所述游动芯头由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本专利着重对拉伸模具的压缩带半径夹角及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作出优化改造,压缩带半径夹角为:12°±15′,使铜管进入锥形带后变形所产生的塑性热相比不那么激烈。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原为圆弧过度,改造优化后将压缩带与定径带的夹角添加圆弧角使其塑性变形经过时铜金属流动更加顺畅,更科学实用。
本专利着重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偶尔出现的表面划痕、抖动跳车等现象以及拉伸模具的使用上,减少生产时激烈的摩擦与摩擦产生的摩擦热,达到拉伸模具寿命提升目的、不仅保护了致裂管,而且便于安装和卸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4是原始拉伸模具铜管温度场分布图。
图5是改造后铜管温度场分布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模,13、压缩带,2、游动芯头,21、模芯,22、模套,a、锥形带,b、压缩带,c、定径带,d、出口带,θ、压缩带半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图1-5中,一种铜管拉拔模具,包括外模1和游动芯头2,所述外模1内设置有游动芯头2,所述外模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外模1内设置有放置游动芯头2的空腔。
所述外模1中部设置有模芯21,模芯21外套有模套22,所述模芯21内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锥形带a、压缩带b、定径带c和出口带d,所述锥形带a在外模的模芯内主要对钢管形成锥形面的成模区,所述压缩带b为模芯内主要对钢管进行压缩的成模区,所述定径带c即对管径进行固定的成模区,所述出口带d为钢管出口的成模区,所述压缩带半径夹角θ为:12°±15′,所述游动芯头2由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2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管成型压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宠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