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连续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1404.6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5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廷;张娜;许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经济学校;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69/18;B65G39/16;G01G1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262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连续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进料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的连续进料称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连续进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送料筒体的一端布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固定在送料筒体的上端,送料筒体的另一端布置有出料斗,出料斗的顶部延伸至送料筒体内并与送料筒体连通,在送料筒体内,从进料斗至出料斗布置有皮带,皮带上段的底部通过称重装置支撑,称重装置上的称重传感器对皮带上的物料进行实时称重,并将物料实时称重的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内,中央处理器对称重的数据实时处理,并根据称重数据来控制物料的实时进出量,能够有效地实现食品的称重工序与送料工序有效结合,缩减了工序,操作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进料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的连续进料称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自动生产中,食品通常需要经过多台不同设备进行加工,而食品的进料往往使用的是皮带进行输送。在目前的进料设备中,往往是先对食品的物料进行称重,然后再将物料通过皮带输送,这种输送方式耗时长,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加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的自动称重进料设备,实现自动化进料,能够满足现代化食品加工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品连续进料装置,包括送料筒体,送料筒体通过多根支腿支撑,由于食品的特殊性,送料筒体能够保证物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少食品物料的污染。
送料筒体的一端布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固定在送料筒体的上端,进料斗的底部延伸至送料筒体内并与送料筒体连通,物料通过输送设备送入进料斗内,进料斗上布置有蝶式进料阀,蝶式进料阀能够控制进料斗在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通行量,方便控制进料速度。
送料筒体的另一端布置有出料斗,出料斗固定在送料筒体的下端,出料斗的顶部延伸至送料筒体内并与送料筒体连通,物料通过出料斗排出,出料斗上布置有蝶式出料阀,蝶式出料阀能够控制出料斗在单位时间内的物料通行量,出料斗的出料速度方便匹配进料速度。
送料筒体内布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靠近出料斗布置,从动带轮靠近进料斗布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轴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皮带的一端依次绕过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后与另一端闭合,主动带轮通过主动电机驱动,进料斗的底部朝向皮带的进料端布置,皮带的出料端处布置有出料侧板。食品加工所用的物料通过进料斗落在皮带的进料端,在主动电机的带动下,物料由皮带的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完成物料的传输,出料侧板能够避免物料在传输过程中向两侧洒落。
皮带通过多个托辊装置支撑,多个托辊装置等距间隔布置,托辊装置包括托辊支架,托辊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送料筒体内,托辊支架上通过销轴连有辅助辊,辅助辊支撑在皮带上段的底部。在多个辅助辊的支撑下,皮带运行稳定,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皮带跳动,等距间隔的托辊装置布置能够保证皮带良好的承载力,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
送料筒体内布置有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固定在送料筒体内的称重支架,称重支架上装有横梁,横梁上装有传感器固定底座,传感器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支撑在皮带上段的底部。称重传感器实时对皮带上的物料进行称重,并将物料实时称重的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内,中央处理器对称重的数据实时处理,并根据称重数据来控制物料的实时进出量。
送料筒体内还布置有弧形挡料板,弧形挡料板的一端与送料筒体连接,弧形挡料板的另一端与出料斗的顶部连接,弧形挡料板布置在皮带出料端的下方。若没有弧形挡料板的存在,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呈抛物线的形状落到送料筒体的底部,并不会直接进入出料斗内;在送料筒体与出料斗之间设置弧形挡料板,下落的物料通过弧形挡料板直接进入到出料斗内,避免物料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经济学校;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未经潍坊市经济学校;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1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卫星着陆仿真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五轴机滑轨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