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3949.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曹薇;田新奇;郭长虹;薛永庆;滕军航;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6 | 分类号: | B21C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体拔长用芯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包括作为主体的芯棒一,芯棒一的一端为截面尺寸较大的大夹持段,芯棒一的另一端为截面尺寸较小的小夹持段,大夹持段与小夹持段之间为过渡段的圆锥面B,在圆锥面B与大夹持段交界处设置有凸肩A,在圆锥面B与小夹持段交界处设置有台阶面B。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拔长过程中,坯料长度通过拔长工序逐渐变长最终与尾部法兰相互接触并产生作用,长度变形上受到制约,减少筒体的裙边现象;改善了锻件外观状态;一定程度有利于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由锻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
背景技术
在自由锻中,生产筒体锻件多使用芯棒(工装)进行拔长的方式实现成型,而在使用芯棒拔长时都有一端为自由端,在生产过程中,自由端通过多次拔长,都会出现明显的裙边现象,若遇到炉温不均匀,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严重者会导致锻件尺寸不合格产生废品。
通常在生产中采用的方式是,对该类产品下料时就加大坯料的重量余量,后期对裙边处进行锯切或者加工去除。这无疑对材料造成极大浪费,并且加大了后期机加工工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对坯料拔长时,由于工装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筒体裙边的现象,既浪费材料且加大了后期机加工工时,明显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种,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包括作为主体的芯棒一,芯棒一的一端为截面尺寸较大的大夹持段,芯棒一的另一端为截面尺寸较小的小夹持段,大夹持段与小夹持段之间为过渡段的圆锥面B,在圆锥面B与大夹持段交界处设置有凸肩A,在圆锥面B与小夹持段交界处设置有台阶面B;所述的凸肩A朝向圆锥面B的端面套装有固定端法兰;所述的台阶面B处套装有尾部法兰。
第二种,一种筒体拔长用芯棒,芯棒二包括两段,即大头端的夹持段A和圆锥段A,在芯棒二的圆锥段A上,根据拔长的尺寸要求,在圆锥段A上相应位置设置一个台阶面B,并且在该台阶面B处套装有尾部法兰,同样的,在凸肩A朝向圆锥段A的端面设置有固定端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尾部法兰和固定端法兰从两端对坯料进行拔长限制,得到两端齐整的筒体锻件,减少了筒体裙边对材料的浪费,提高锻件外观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芯棒二在拔长筒体过程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棒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棒一及配套法兰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棒一在拔长前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芯棒一在拔长后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中,1.芯棒一,2.固定端法兰,3.坯料,4.尾部法兰,5.操作机钳口,6.芯棒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目前行业内在锻制筒体锻件使用芯棒拔长,这种拔长工作状态采用图1所示的芯棒二6,芯棒二6包括两段,即大头端的夹持段A和圆锥段A(一般芯棒毛胚都是锻造出来的,夹持段A基本上都不是圆柱体,夹持段A的横截面更多的是方形,方形的四个尖角处略有圆弧),夹持段A与圆锥段A交界处设置有凸肩A,凸肩A朝向圆锥段A的端面设置有固定端法兰2。坯料3套装在圆锥段A并且紧挨着固定端法兰2,可见,拔长过程中,在芯棒二6的自由端对坯料3没有约束力,所以在拔长中容易出现裙边现象,这种现象造成对材料的浪费并致使后期机械加工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3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