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9276.8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臼井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臼井义雄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4;E03F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周仁青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人行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包括人行道本体以及设于所述人行道本体一侧的排水沟,所述人行道本体向排水沟倾斜设置,所述人行道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砖层,沙砾层,吸水层以及路床层,所述透水砖层高于所述排水沟顶部设置,所述沙砾层与所述吸水层两侧的全部区域与所述吸水层与所述路床层之间的全部区域之间设有防水层。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下雨天能储存大量的雨水且道路表面无积水产生,在晴天烈日暴晒下,储存的雨水蒸发,带走道路表面热量,避免热岛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人行道结构往往只考虑排水性,通过将路面雨水排入两侧排水沟,缓解人行道的雨水压力,但是排水沟需要承受来自车道以及人行道的双重水流,往往会因为排水不急及时造成积水。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的热岛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城市道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要比水面或海面升温快,因此造成城市气温原来越高。
因此,如何利用下雨天雨水的储蓄囤积来缓解烈日下城市的热岛现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人行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包括:
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包括人行道本体以及设于所述人行道本体一侧的排水沟,所述人行道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砖层,沙砾层,吸水层以及路床层,所述透水砖层高于所述排水沟顶部设置,所述沙砾层与所述吸水层两侧的全部区域与所述吸水层与所述路床层之间的全部区域之间设有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下雨天能储存大量的雨水且道路表面无积水产生,在晴天烈日暴晒下,储存的雨水优先蒸发,带走道路表面热量,避免热岛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海绵城市公园人行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应连同所附图式一起阅读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本文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揭示的实施例仅具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制性,而是仅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且解释为用于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事实上任何适当详细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基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结构,包括人行道本体以及设于所述人行道本体一侧的排水沟,所述人行道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砖层,沙砾层,吸水层以及路床层,所述透水砖层高于所述排水沟顶部设置,所述沙砾层与所述吸水层两侧的全部区域与所述吸水层与所述路床层之间的全部区域之间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本体向排水沟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0.5%-2%,所述人行道本体靠近排水沟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排水沟一侧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设于车道和人行道本体之间,所述排水沟可承接来自车道以及人行道本体的剩余雨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人行道本体靠近排水沟一侧的高度低于远离排水沟一侧的高度,可以使得,当人行道本体蓄满水后,多余的雨水可以流入车道的排水沟进行排水,不会对人行道路面造成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臼井义雄,未经臼井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9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切断装置的高炉炉顶排压阀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排线端子压轴机后剥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