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摇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0213.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8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校;张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石笕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摇青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叶摇青机,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摇笼转动对茶叶的翻转效果一般而造成茶叶摇青效果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摇笼、位于摇笼两侧的支撑架以及用于带动摇笼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摇笼的中心轴线上设有一个贯穿摇笼两端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摇笼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的底端套接有软套,所述摇笼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动杆,能够实现对茶叶的翻转搅拌目的,同时在摇笼内壁设置凸条,增加摇笼和茶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摇青过程中能增加摇笼和茶叶之间相互摩擦的次数和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茶叶摇青机。
背景技术
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现有摇青机在使用时,由于摇笼内存在较多的茶叶,随着摇笼的转动能够对茶叶起到一定的翻转效果,但翻转效果一般,会造成茶叶摇青效果较差,影响茶叶的质量。
公开号为CN20870861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茶叶摇青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滚筒、电机和两个机架,滚筒的中心轴上设置有一个贯穿滚筒两端的滚轴,内表面上设置有多块挡块,每组挡块张开的方向朝向滚筒工作时的转动方向。
该方案能使茶叶碰撞摩擦更加均匀彻底,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摇青效果的茶叶摇青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叶摇青机,包括摇笼、位于摇笼两侧的支撑架以及用于带动摇笼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摇笼的中心轴线上设有一个贯穿摇笼两端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摇笼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的底端套接有软套,所述摇笼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动杆,能够实现对茶叶的翻转搅拌目的,且在搅动杆上套有软套,能够防止对茶叶造成损伤,同时在摇笼内壁设置凸条,增加摇笼和茶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摇青过程中能增加摇笼和茶叶之间相互摩擦的次数和均匀度,提高破碎茶叶细胞效率,使得多酚类酶促反应提前进行,加快发酵速度,也能保持茶叶的叶片色泽一致,保证同批茶叶的色香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固定在摇笼两侧的中空转动轴,所述中空转动轴套设在固定轴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和中空转动轴通过带轮结构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轴外套设中空转动轴,既能实现摇笼的转动,又能保证固定在固定轴上的搅动杆位置不变,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转动轴朝向摇笼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件,能增加中空转动轴与摇笼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保证摇笼的转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件包括用于连接摇笼侧面的加强环圈,所述加强环圈的内径与中空转动轴的外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环圈和加强筋,能增加加强件与摇笼侧面之间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提高中空转动轴与摇笼之间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朝向摇笼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中空转动轴的安装孔一,所述安装孔一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中空转动轴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石笕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诸暨市石笕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0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