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内灰尘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9518.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泉;李成凤;武宜平;程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3/00 | 分类号: | F28G13/00;F28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洪运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尘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盘管方箱结构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过程中降低烟尘排放量和提高锅炉受热面利用率的炉内灰尘分离装置,其包括盘管方箱,和设置在盘管方箱中的换热管,盘管方箱中从烟气进口到出烟口之间依次设置有辐射段、沉降室、第一对流段和第二对流段,盘管方箱的顶面上均匀设置有检查清灰机构,盘管方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从沉降室到第二对流段均匀的设置有侧面清灰机构;检查清灰机构均匀的设置在盘管方箱的顶面上,这样既可以检查盘管方箱内的情况,又可以对盘管方箱及时清灰,侧面清灰机构的设置既可以减少漏风,又可以对盘管方箱及时清灰,保证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灰尘的附着量,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内灰尘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防治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现行国策的主题之一。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我国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并且,国家鼓励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展对大气污染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推进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成果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大气污染重的支撑作用。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锅炉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小型高排放、高耗能锅炉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清洁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锅炉。其中,清洁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锅炉以及配套设备,将不断增大市场占有率。然而,目前使用的卧式盘管方箱结构有机热载体锅炉大多使用的染料为生物质、木柴边角料、砂光粉等,其很难达到清洁排放,其锅炉本体内部自身无除尘功能,锅炉受热面利用率低,使生物质、木柴边角料、砂光粉等燃料消耗量较高,造成锅炉热效率低。另外,燃生物质、木柴边角料、砂光粉等高灰尘(或颗粒物)烟气燃料有机热载体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由于现有设备除尘难,除尘效果差,易造成锅炉及除尘设备堵塞,传热率降低,甚至影响锅炉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盘管方箱结构有机热载体锅炉使用过程中降低烟尘排放量和提高锅炉受热面利用率的炉内灰尘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炉内灰尘分离装置,包括盘管方箱,和设置在所述盘管方箱中的换热管,所述盘管方箱中从烟气进口到出烟口之间依次设置有辐射段、沉降室、第一对流段和第二对流段,所述辐射段和所述沉降室之间设置有第一挡火墙,所述第一挡火墙下端与所述盘管方箱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沉降室和所述第一对流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挡火墙,所述第二挡火墙上端与所述盘管方箱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第一对流段和所述第二对流段之间设置有第三挡火墙,所述第三挡火墙的下端与所述盘管方箱之前设置有烟气通道,所述盘管方箱的顶面上均匀设置有检查清灰机构,所述盘管方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从沉降室到第二对流段均匀的设置有侧面清灰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挡火墙和所述第三挡火墙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通风梁,所述支撑通风梁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盘管方箱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撑通风梁包括中空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延伸到所述盘管方箱外侧,所述横梁的外表面依次设置有硅酸铝纤维纸和耐火混凝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硅酸铝纤维纸和所述耐火混凝土采用焊接抓钉固定在横梁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查清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盘管方箱上的检查门接口,固定在所述检查门接口上的顶检查门,以及设置在所述顶检测门上的顶清灰口,顶清灰口上设置有顶清灰密封门,所述顶清灰密封门铰接在顶检查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检查门接口包括与盘管方箱连接的连接框和设置在连接框内部的密封框,所述顶检查门的中部开设有与密封框连接的中心孔,所述顶检查门的边沿固定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顶检查门的中心孔与密封框连接,所述顶清灰密封门关闭状态与所述密封框远离所述盘管方箱的一端密闭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9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老城区基坑的新型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透气机构的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