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87441.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7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柯宝平;程义;潘岱松;吴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定位 结构 | ||
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包括电机机壳、第一定子总成和第二定子总成,所述电机机壳内部安装有第一定子总成和第二定子总成,所述第一定子总成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子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子总成、第二定子总成、第一转子总成和第二转子总成保证各自的一致性高、制造方便且便于查错;电机机壳内的第一定位槽和转子转轴外的第二定位槽轴向共线分布,加工精度得到保证,精确度高;定子和转子间装配采用键槽配合,无需借助其它定位工装、设备,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双电机定子和转子相对位置一致,可实现同一位置传感器同时反馈两套定子和转子的相对位置信息,减少工序工时,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运用,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宽高效区等显著优点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驱动方面已经发展到极致。为了更充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的宽高效区特性,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双电机一体化电机应运而生,已经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界的高度重认可。
双电机一体化电机集成两套定转子以及其他结构与同一机壳上,共轴输出动力,两套定转子分时工作、独立控制,两套电机的转速和位置信息独立检测、分别反馈,位置传感器功能重合,增加了工序、工时、材料浪费,同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为系统的可靠性带来一些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该结构定位保证两套定转子相对位置信息一致,实现一个位置传感器同时检测两套定转子的相对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包括电机机壳、第一定子总成、第二定子总成、转子转轴、第一转子总成和第二转子总成,所述电机机壳内部安装有第一定子总成和第二定子总成,所述第一定子总成内部安装有第一转子总成,第二定子总成内部安装有第二转子总成,所述转子转轴一端贯穿过第一转子总成,且另一端贯穿过第二转子总成;
所述电机机壳内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子总成和第二定子总成外壁设置有第一定位键,所述第一转子总成和第二转子总成内壁设置有第二定位键,所述转子转轴外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机壳与第一定子总成以及第二定子总成装配的两段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且两个第一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子总成和第二定子总成外壁的第一定位键及绕组分布相同,且第一定子总成出线侧三相线按照U、V、W逆时针分布,第二定子总成出线侧三相线按照U、V、W顺时针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子转轴与第一转子总成以及第二转子总成装配的两段外壁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且两个第二定位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子总成和第二转子总成内壁第二定位键及磁场分布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定位键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定位键和第二定位槽配合安装。
与原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电机定转子定位结构,通过第一定子总成、第二定子总成、第一转子总成和第二转子总成保证各自的一致性高、制造方便且便于查错;
本实用新型电机机壳内的第一定位槽和转子转轴外的第二定位槽轴向共线分布,加工精度得到保证,精确度高;
本实用新型定子和转子间装配采用键槽配合,无需借助其它定位工装、设备,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87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护装置蓄电池保护盒
- 下一篇:一种电机用高压接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