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9443.2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7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1/66;E04B1/8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陈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隔音 结构 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原建筑楼板上依次设置第一层减震垫、第一层木工板、第二层减震垫、第二层木工板、防水卷材、水泥砂浆面;防水卷材上翻包裹水泥砂浆面的边,第二层减震垫上翻包裹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面整体的边,第一层减震垫上翻包裹第一层木工板的边并与第二层减震垫粘接;本实用新型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减震垫和木工板两种材料形成四层结构,产生三个差异材料接触面,提升隔音效果;第二层减震垫和防水卷材的上翻部位共同填充于水泥砂浆面、墙体之间,使得水泥砂浆面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给墙体同时提供防水效果;不同的厚的木工板,减少了两层木工板之间通过共振效应传递的震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
背景技术
浮筑楼板是在基层楼板上垫一层矿棉之类的弹性隔声层,然后再铺面层。固体的传声效果很强,弹性隔声层的存在使得固体传声被大大缓解了,楼板整体的隔声性能也就大大加强了。面层在弹性隔声层上,弹性隔声层的非刚性支撑可能造成面层被大重量的放置物损坏。
弹性隔声层楼板使得基层楼板与面层完全隔离,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为避免引起墙体振动,在面层和墙体的交接处也应脱开,以避免产生“声桥”,脱开层造成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也会形成缝隙,比便于保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原建筑楼板上依次设置第一层减震垫、第一层木工板、第二层减震垫、第二层木工板、防水卷材、水泥砂浆面。
第一层减震垫、第一层木工板、第二层减震垫、第二层木工板和防水卷材均直接铺设于下一层结构之上,水泥砂浆面浇筑于防水卷材上。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的减震垫和木工板两种材料形成四层结构,产生三个差异材料接触面,减少了震动的传递,提升隔音效果。第一层木工板与第二层木工板使得水泥砂浆面不会以第一层减震垫与第二层减震垫作为软性支撑。水泥砂浆面不会因为被软性支撑而被水泥砂浆面上的大重量放置物损坏。
第一层减震垫厚度为3-15mm,第二层减震垫厚度为3-15mm。第一层木工板厚度为9-20mm,第二层木工板厚度为9-20mm。
防水卷材上翻包裹水泥砂浆面的边,第二层减震垫上翻包裹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面整体的边,第二层减震垫上翻为第二层木工板提供防水效果。第二层减震垫和防水卷材的上翻部位共同填充于水泥砂浆面、墙体之间,使得水泥砂浆面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给墙体。第一层减震垫上翻包裹第一层木工板的边并与第二层减震垫粘接。第一层减震垫上翻为第一层木工板提供防水效果。第一层减震垫上翻处与第二层减震垫粘接,防止渗水进入第一层木工板。
优选的,第一层减震垫为3mm厚硅胶减震垫,第二层减震垫为11mm厚硅胶减震垫。第一层减震垫厚度较薄,避免成为软性支撑。
优选的,第一层木工板厚10mm,第二层木工板厚15mm。不同的板厚,减少了两层木工板之间通过共振效应传递的震动。
可选的,防水卷材为2mm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可选的,水泥砂浆面厚40mm,且水泥砂浆面内配置Φ6@150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隔音结构浮筑楼板,减震垫和木工板两种材料形成四层结构,产生三个差异材料接触面,减少了震动的传递,提升隔音效果;第二层减震垫和防水卷材的上翻部位共同填充于水泥砂浆面、墙体之间,使得水泥砂浆面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给墙体,同时提供防水效果;第一层减震垫上翻处与第二层减震垫粘接,防止渗水进入第一层木工板;不同的厚的木工板,减少了两层木工板之间通过共振效应传递的震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启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9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