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3779.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航;巴明芳;齐新宇;赵启俊;郭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透水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重金属 吸附 能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装置,包括透水循环装置、试件存放筒和上下间隔设置在试件存放筒的侧壁上的若干试液收集单元,每个试液收集单元包括水平管和垂直管,水平管的一端连接在试件存放筒的侧壁上、另一端与垂直管的底端相连,透水循环装置包括集液容器,试件存放筒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调节阀,第一输液管的出口位于集液容器的正上方,集液容器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上安装有水泵,第二输液管的出口位于试件存放筒的正上方。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进行透水混凝土试件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快速检测,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建造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混凝土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测试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粗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由于上述特点,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路面时,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问题,因而透水混凝土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地表水循环的优良的铺装材料,其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在改善城市发展次生环境问题等工作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由于目前某些工厂的不合理排放,导致地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而透水混凝土因自身独特的孔隙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在固结重金属离子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如今,国内对于普通透水混凝土的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较少,特别是如何检测透水混凝土固结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何时达到饱和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多数为一次通过透水混凝土后的溶液浓度对比,若要得出固结能力,需重复实验,过程较为复杂,花费的人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试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进行透水混凝土试件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快速检测,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建造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测试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装置,包括透水循环装置、试件存放筒和若干试液收集单元,所述的试件存放筒上部开口且直立设置,所述的若干试液收集单元上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试件存放筒的侧壁上,每个所述的试液收集单元包括相通的水平管和垂直管,所述的水平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试件存放筒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的试件存放筒的内腔相通,所述的水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垂直管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垂直管上部开口,所述的透水循环装置包括上部开口的集液容器,所述的试件存放筒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的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的第一输液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的集液容器的正上方,所述的集液容器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的第二输液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的第二输液管的出口位于所述的试件存放筒的正上方。
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进行透水混凝土试件的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快速检测,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建造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测试前,在透水混凝土试件侧面涂抹密封胶后,再用橡胶片层层包裹,之后在橡胶片外表面涂抹密封胶,然后将透水混凝土试件放入试件存放筒内,轻轻转动透水混凝土试件并推动试件至合适高度,使透水混凝土试件与试件存放筒的内壁充分接触防止侧漏,密封胶凝固后即将透水混凝土试件固定在试件存放筒内。本装置可测试包含一层透水层的透水混凝土试件,也可以测试包含多层透水层的透水混凝土试件。测试包含多层透水层的透水混凝土试件,只需将试件各层按序依次上下放入并固定在试件存放筒内,并使每层透水层的底面位于邻近的一根水平管的上端面以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3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保护与油墨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绳索型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