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9122.4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滕野;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野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7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130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病 辅助 功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针对颈椎病病人睡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角度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功能床主体,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左侧的床体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内圈固定套接有摇杆,所述摇杆贯穿功能床主体的正面床体,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床体铰接有床板,所述功能床主体底部右侧的床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一锥齿轮,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右侧的床体铰接有枕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调节床体和枕头的角度以及高度,从而找到让病人舒适的角度,适合进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所以颈椎病病人在睡觉时需要合适的撑起颈椎,为此我们提出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解决了颈椎病病人睡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角度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颈椎病的辅助功能床,包括功能床主体,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左侧的床体内壁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内圈固定套接有摇杆,所述摇杆贯穿功能床主体的正面床体,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床体铰接有床板,所述功能床主体底部右侧的床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一锥齿轮,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右侧的床体铰接有枕头,所述枕头的下方设有凸轮,所述凸轮靠近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上方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设有与功能床主体底部床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套接有螺筒,所述螺筒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床板的底部上,所述驱动电机和第一轴承之间设有与功能床主体底部床体内壁焊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与下方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功能床主体左侧床体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大于挡板,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床体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枕头与第二开口右侧铰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直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横杆,所述功能床主体顶部左侧的床体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横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凸轮和第二锥齿轮的内圈均固定套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两端固定连接在前后床体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螺筒的顶端设有第二横杆,所述床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横杆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横杆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野,未经滕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9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