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驱动室内工作效率的IPEI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8197.0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刘思坦;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驱动 室内 工作效率 ipei 环境监测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驱动室内工作效率的IPEI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其中设备包括:进气系统,包括进气装置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用于进气的第一格栅和用于出气的第二格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对称地设置在机壳上,进气装置设置在机壳内,用于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使空气穿过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以形成气流;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机壳内的气流通道上,用于采集环境参数,环境参数用于表征室内环境状况;数据处理系统,与传感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空气质量参数,并按照预设模型进行处理后得到室内环境水平。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实时检测环境状况,并得到直观的室内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水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IPEI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环境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能够有效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营造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氛围,从而为企业/公司提升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的环境监测/检测设备,只能测评一个或几个环境指标。有关室内环境相关标准中,主要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涵盖了19项指标,适用于建筑运营条件下空气质量和热环境标准。此外《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分别提出了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的设计要求。在实际应用这些监测/监测设备中,对居于室内人员,多数为非专业人员,往往不知所云。更大问题是,一方面,对上述全部室内环境参数测试费用高、时间周期长;另一方面,标准中给定的测试方法主要是被动式采样方法,只能反映采样时间节点的环境质量,不能反映建筑使用过程的实时环境质量(如室内噪声随室外环境噪声实时变化,使用噪声检测设备难以反映室内长期的声环境水平)。更重要的一点,以上标准给出的是室内环境指标的限值或范围,是一种可接受的室内环境质量水平,并不能判别可驱动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适宜环境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驱动室内工作效率的IPEI环境监测系统,使用户能够直观了解室内工作效率适宜环境水平。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进气系统,包括进气装置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用于进气的第一格栅和用于出气的第二格栅,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对称地设置在机壳上,进气装置设置在机壳内,用于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使空气穿过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以形成气流;传感器模块,设置在机壳内的气流通道上,用于采集环境参数,环境参数用于表征室内环境状况;和数据处理系统,与传感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空气质量参数,并按照预设模型进行处理后得到室内环境水平。
本申请使用户能够实时监测声、光、热、空气品质等环境参数,直观了解室内工作效率适宜环境水平,以测评建筑室内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
其中,进气装置可以是风扇或者空气泵,以为空气流通提供充足动力。
其中,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传感器:PM2.5传感器、甲醛浓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模块还可以包括传感扩展插口,用于可插拔地连接其他空气传感器,方便用户按需扩展或选用其他传感器。
进一步,该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系统,电源系统可以包括有源供电线路和稳压设备,用于向环境监测设备进行供电。
进一步,该设备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和/或数据输出端口,用于输出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空气质量参数和/或室内环境水平。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环境监测设备,还包括数据服务平台,用于接收并存储和管理空气质量参数和/或室内环境水平,和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空气质量参数和/或室内环境水平。
本申请提供的监测设备和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声、光、热、空气品质等环境参数,以IPEI 环境指数综合测评建筑室内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能够有效监测环境质量,表征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驱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迪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8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