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制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7579.1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6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卞海峰;赵新;叶宁;王超;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洁净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炉制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制气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本体、冷却箱、过滤箱,将外部供水管道连接进水管,并将出水管连接外部循环管道,热煤气中含有较多杂质,且有少量的金属杂质在热煤气中混合,设有强磁铁,强磁铁对热煤气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通过拧下螺母,便于对强磁铁上的金属杂质进行清理,设有导流板,使得热煤气均匀分布在内腔中,增大热煤气与内腔的接触面积,设有导流管,便于将冷凝水排出,设有多层过滤板,且过滤板的目数从上向下依次递增,进而保证煤气的洁净,且打开密封垫,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或更换新的过滤板,进而保证长时间使用时,有效的控制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炉制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制气系统。
背景技术
煤制气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指小颗粒的煤与空气在炉膛内处于沸腾状态,即高速气流与所携带的稠密悬浮煤颗粒充分接触燃烧的技术,它将大量的高温固体物料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送回燃烧室,以维持燃烧室稳定的流态化状态,保证燃料和脱硫剂多次循环、反复燃烧和反应,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脱硫效率,煤制气流化床燃烧效率受煤种影响较大,对较为年轻的褐煤、泥煤,燃烧效率可达到98%以上,而对于变质程度较高的无烟煤和烟煤,飞灰含碳量往往高达10%以上,无法达到烟气粉尘的排放标准,因此需要对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而现有的净化处理技术在进行净化时,存在处理不充分和长期净化时,存在净化效果降低的问题,而且存在不便于更换过滤设备的问题,对气体的粉尘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制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净化不彻底和长时间净化时影响净化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循环流化床本体、冷却箱、过滤箱,所述循环流化床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热煤气管,所述热煤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安装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强磁铁,所述三通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散气罩,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却箱的内部;
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箱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腔,所述第一输气管延伸至所述内腔的内部,所述内腔的内表面均匀交替倾斜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内腔的下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至所述冷却箱的外部,所述内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且所述第二输气管位于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散气罩;
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内部卡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均塞接有密封垫,所述过滤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出管。
优选的,所述内腔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内腔与所述冷却箱之间均匀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过滤板的目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一侧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高度与所述过滤板的高度相同,且所述密封垫塞接在所述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均相中间倾斜,且所述导流板之间存在缝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气罩与所述第二散气罩均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强磁铁、冷却箱和过滤箱,有效的对煤气中的灰尘颗粒进行吸附过滤处理,且对煤气进行降温,使得煤气灶的酚类物质冷却排出,避免煤气中酚类物质含量超标,有效的对煤气进行净化处理,且处理效果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7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管滚珠盖
- 下一篇:新型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