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LED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6134.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3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冉冉;钟小英;曾磊;蒋静刚;许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21003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自动 沉渣 显微 led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LED照明装置,包括LED光源和聚光透镜组,LED光源包括LED灯、复眼透镜和锥形透镜,聚光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镜和第二聚光镜,LED灯的发光方向朝上,第一聚光镜、第二聚光镜、复眼透镜、锥形透镜和LED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设置在同一光路上,第一聚光镜的小R面朝下设置,第二聚光镜的小R面朝上设置,复眼透镜位于聚光透镜组的前焦面处;优点是照明亮度高,发光均匀,工作距离较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它也是临床最为常用且信息最为丰富的项目之一。尿沉渣检验不仅在治疗泌尿系统疾病乃至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治都有重大价值。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类尿沉渣自动化、标准化检测仪器不断问世。与此同时,这些检测仪器的核心部分的显微仪的要求也同样提高。
现有的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已实现显微过程全自动化:即自动调焦、自动移动平台和自动实现高低倍物镜转换。LED照明装置作为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重要部分之一,为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提供照明,以满足观察需求。当前,LED照明装置主要包括LED光源和聚光透镜组,LED光源通过LED灯实现。但是,由于LED灯发光面积小,聚光透镜组无法将LED灯发光面放大至物镜所需,所以使得LED照明装置照明亮度较低,照明不均匀,工作距离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明亮度高,发光均匀,工作距离较长的用于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LED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沉渣显微仪的LED照明装置,包括LED光源和聚光透镜组,所述的LED光源包括LED灯、复眼透镜和锥形透镜,所述的聚光透镜组包括第一聚光镜和第二聚光镜,所述的LED灯的发光方向朝上,所述的第一聚光镜、所述的第二聚光镜、所述的复眼透镜、所述的锥形透镜和所述的LED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设置在同一光路上,所述的第一聚光镜的小R面朝下设置,所述的第二聚光镜的小R面朝上设置,所述的复眼透镜位于所述的聚光透镜组的前焦面处。
所述的LED光源还包括LED灯座和锥形透镜座,所述的LED灯座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安装腔,所述的LED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的LED灯的电源端通过灯线从所述的LED灯座的底部引出,所述的锥形透镜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的锥形透镜和所述的复眼透镜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锥形透镜座上,所述的聚光透镜组还包括聚光镜座,所述的聚光镜座上设置有下端开口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的第一聚光镜和所述的第二聚光镜位于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安装腔内设置压圈,所述的压圈位于所述的第二聚光镜下方,所述的压圈将所述的第一聚光镜和所述的第二聚光镜压紧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的聚光镜座安装在所述的LED灯座上。该结构中,首先将LED灯装在LED灯座的第一安装腔的底部,将锥形透镜和复眼透镜装入锥形透镜座后再将锥形透镜座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完成LED光源的组装,然后将第一聚光镜和第二聚光镜装入聚光镜座的第二安装腔内,接着旋入压圈固定聚光透镜组,保证聚光透镜组平整无晃动,最后将装好聚光透镜组的聚光镜座装入LED灯座的第一安装腔中,由此保证LED灯在最下,锥形透镜和复眼透镜在中间,聚光透镜组在上,LED照明装置装配完成,简化了整体装配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61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