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溜管的烘干进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0896.0 | 申请日: | 2019-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福海;商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7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溜管 烘干 进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溜管的烘干进料结构,其结构包括进料壳、耐火墙壁、烘干炉进料口、星型给料器和导料集中槽,本实用新型新型进料结构采用无进料溜管,下方采用耐火砖砌筑的一道带斜坡的墙壁,湿物料由上方的星型给料器均匀给料进入,因墙壁上方无遮挡物,湿物料与火焰在落料过程中充分接触并进行初步烘干,物料沿着墙壁的坡度溜入烘干机内继续烘干,因内部无溜管,后期不需考虑更换维修溜管,进料上方采用星型给料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密封性,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热损耗,在落料过程中热烟气与物料充分接触,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进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溜管的烘干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烘干是指用某种方式去除溶剂保留固体含量的工艺过程,通常是指通入热空气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的过程,按照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传播的方式,现有通过烘干炉对物料进行烘干。
传统的烘干炉进料方式采用进料溜管结构,将湿物料送入烘干机内烘干,此方式下料溜管长期使用并处于高温中,使用寿命较短,需定期更换,且溜管宽度较大,炉内火焰会从溜管两侧穿过进入烘干机内,影响通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无溜管的烘干进料结构,解决了传统的烘干炉进料方式采用进料溜管结构,将湿物料送入烘干机内烘干,此方式下料溜管长期使用并处于高温中,使用寿命较短,需定期更换,且溜管宽度较大,炉内火焰会从溜管两侧穿过进入烘干机内,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溜管的烘干进料结构,包括进料壳、耐火墙壁、烘干炉进料口、星型给料器和导料集中槽,所述进料壳内部右侧设置有耐火墙壁,所述进料壳右端与烘干炉进料口进行连接,所述进料壳顶端通过螺栓与星型给料器相互锁固,所述星型给料器顶端通过螺栓与导料集中槽相互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星型给料器由外壳、第一固定板、减速器、电机、底座、第二固定板、落料口、辊轴和挡板组成,所述外壳顶端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外壳前端安装有一减速器,且减速器前端安装有电机,所述外壳外侧底部与底座相互焊接,所述外壳底端中部开设有落料口,所述减速器后端的转动轴插入至辊轴圆心处,所述辊轴外侧焊接有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端通过螺栓与导料集中槽相互锁固,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通过螺栓与进料壳相互锁固。
进一步的,所述耐火墙壁设置有一从左至右向下呈六十度角倾斜的斜面,且该斜面顶部与星型给料器呈竖直对齐。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集中槽由上至下呈锥形状渐缩,且导料集中槽底部宽度与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距离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正视内壁呈圆形状,且顶部的进料口和底部的落料口开口弧度均为六十度。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设置有四个,等距设置在辊轴外侧,且挡板外侧与外壳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螺栓孔,且螺栓孔设置有三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科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0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