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7727.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鸿恩;吴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角度 活检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包括:半圆盘结构;活检针主体针穿设半圆盘结构;并且活检针主体针与半圆盘结构的中线位于同一直线;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均设置于半圆盘结构内,并且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分别位于活检针主体针的两侧;第一小球和第二小球均滑动于半圆盘结构的弧形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盘内第一小球或第二小球倾斜时滚动后停留的位置确定穿刺针相对平面的倾斜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活检穿刺术是确定病灶性质的一种创口小、恢复快、安全性较高的介入手术,活检穿刺术的出现对临床贡献巨大。术中术者通过自制定位器械放置于病人病灶体表位置上,利用CT辅助扫描病人病灶区,确定病灶后利用自制定位器确定进针方向、进针点及手术方案后实施穿刺活检术,穿刺过程中利用CT扫描像可以测量设计进针的角度以及距离。实际进针时术者完全凭借穿刺经验、空间方向感进针,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甚至很多病人因为可以穿刺病灶的通道有限,能进针的角度范围较小让许多术者望而却步,直接告知患者不能实施穿刺活检术,对空间方向感较差的术者来说拒绝实施手术的范围因为通道的问题可能会更大。
另一个问题是术中穿刺后,术者会再次利用CT扫描确定穿刺针与体内危险器官、血管等相对位置后再次调整进针的角度位置,同样也是凭借穿刺经验调整的穿刺针的角度,致使调整穿刺针的的次数大大增加,穿刺针在体内反复调整增加了手术风险的同时也使病患接受CT直接辐射剂量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通过观察小球倾斜时滚动后停留的位置确定穿刺针相对平面的倾斜角度。同时可以作为握把增加对手的受力面积,增大进针的压力控制范围使针更精确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检针主体针;
四个四分之一圆盘结构,四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的一侧边圆周阵列连接于所述活检针主体针,并且同一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的另一侧与所述活检针主体针的上端的端面平齐;
四小球,四个所述小球分别设置于四个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内;每一小球沿所在的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的轨迹滑动。
上述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其中,每一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形板、轨迹为四分之一圆的所述弧面板以及盖板形成;每一个所述四分之一圆形板的正面的周向标有若干刻度线,每两相邻的所述刻度线的夹角为5度。
上述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其中,每一所述小球均滑动于所在的所述四分之一圆盘结构的所述弧面板上。
上述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其中,所述活检针主体针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横线,每两相邻所述横线之间的距离为1厘米。
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观察盘内小球倾斜时滚动后停留的位置确定穿刺针相对平面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四分之一圆盘结构构成的半圆盘结构可以作为握把增加对手的受力面积,增大进针的压力控制范围使针更精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的活检针主体针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的活检针主体针与竖直线夹角30度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的活检针主体针与竖直线夹角60度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视角度活检穿刺针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7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罐体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专用车辆
- 下一篇:一种果树修剪和采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