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球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6711.9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宝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市安次区天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7/12 | 分类号: | A63B37/12;A63B37/14;A63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冯晓欣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球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球体结构,该技术方案对棒球的表面结构和内部构造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首先将球皮的固定模式设计为圆环扣压式,利用带钉圆环楔入球体中,使圆环扣压在球皮接缝处,不仅对使球皮在球体表面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而且凸起的圆环更易于投手加转施力;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棒球的内部构造设计为两层式,并内置了辐条杆,当球棒接触棒球表面瞬间,外层低硬度填充体受压变形,球棒表面陷入辐条杆,使得即使击打部位稍有偏差,也能因球棒表面陷入相邻的辐条杆之间而使棒球得到充分受力,有助于增大打出长打的概率。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升棒球比赛的竞技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球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球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棒球运动中,投手从投手板上将棒球投向捕手手套,打击区位于捕手前方,打击者在打击区击打来球。投打双方的较量是比赛竞争的核心。投手的竞技水平主要体现在球速和球路上,依靠投手出手瞬间的手型变化,可对投出的棒球进行加转,不同的旋转方向和转速会使棒球沿着特定路径运动,从而衍生出滑球、曲球、伸卡球、切球等球种,而棒球上用于缝纫球皮而凸起的针码,成为了投手加转的重要受力部位。
现有技术中,棒球包括由碎木和胶水压缩成的木芯,外面包一至两层的橡胶,然后是一定羊毛含量的羊毛线缠绕成球形,羊毛线外裹一层棉线层,棉线层后就是牛皮层,两块牛皮用红色棉线,108针缝合。针码呈“人”字型,其凸起幅度和摩擦力有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手出手时的加转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更加便于加转的棒球,则有可能拓展投手的球路,在球路更加多变的情况下有望提升棒球运动的竞技性。
此外,目前常规棒球为实心的近乎均质的结构,在其高速运动状态下,球棒与球体接触位置稍有偏差就容易因吃不中位置而无法击出长打(即全垒打或二垒安打等远程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通过棒球的结构改进,使得球棒击打棒球时更容易吃中部位,则有望提升长打的出现率,进而提升比赛观赏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以上投手球路得到拓展的情况下,适当提升打击者的优势也有利于保持双方竞技条件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球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棒球在投球时不易进行加转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球棒击打棒球时更容易吃中部位。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球体结构,包括球体,第一球皮,第二球皮,接缝,环形体,钉体,其中第一球皮和第二球皮共同覆盖在球体的表面,第一球皮和第二球皮相互对合形成接缝;环形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钉体,环形体通过其下端的钉体楔入球体中,环形体扣压在所述接缝处。
作为优选,所述球体包括外球壳,中球壳,内球芯,辐条杆,内填充体,外填充体,其中,中球壳位于外球壳的内部,内球芯位于中球壳的内部,外球壳、中球壳、内球芯三者同心,辐条杆的内端与内球芯固定连接,辐条杆的外端与外球壳固定连接,辐条杆的中部与中球壳固定连接,在外球壳于中球壳之间填充有外填充体,在中球壳与内球芯之间填充有内填充体;外填充体的硬度小于内填充体的硬度。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体为圆环,钉体的长度不超过环形体的内径。
作为优选,外球壳、中球壳、内球芯、辐条杆均为金属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外填充体和内填充体,各自均是由碎木和胶黏剂粘合而成的块状物。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第一球皮和第二球皮为常规的棒球外覆牛皮,用于包覆在棒球球体表面;接缝为两块球皮相互对合而自然形成的缝隙;钉体用于使环形体楔入球体中,从而对两块球皮起到固定作用,并使环形体保持在接缝处;环形体一方面对接缝起到覆盖、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形体较明显的凸起和较多的着力点,便于投手加转时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市安次区天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市安次区天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6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力铸造模具及其重力铸造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