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4518.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3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3/20;F24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出风口;气流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被配置为对第一出风口处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以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气流驱动机构朝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推送力,当气流驱动机构推送气流时,气流形成涡流状态,通过第一出风口后能够形成风环。本申请的空调器当气流驱动机构间歇性推送气流时,能够使空调器产生间隔的风环,以及环状的第一出风口有利于风环的形成,能够使风环可以长时间保持形状,延长送风距离,并使人体感到舒适,避免对人体产生冲击感和温差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送风方式多样,包括射流引风、微孔结构、各类导风板、上下出风等,以上均为保证热交换气体在从空调器器送出并到达人体时,没有冲击感和温差感,即“无风感”送风。其中,射流引风结构为了保证引风量,要使送风风速提高,所以在直吹到人体上,会有冲击感;微孔送风在送风出口处将风打乱,形成无风感效果,但送风距离极度欠缺;各类送风导板,调节送风方向,微调整送风距离,但无法避免热交换气体直吹,局部温差过大,造成使用人员身体不适,甚至“空调器病”。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空调器虽然出风柔和,但并不能兼顾送风距离,导致大空间温度不均匀,温差过大,不能快速换热,达到设定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空调器出风柔和与送风距离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壳体,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出风口;气流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部,被配置为对第一出风口处的气流产生间歇性推送力,以使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时形成间隔送出的风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气流驱动机构朝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产生推送力,当气流驱动机构推送气流时,贴近第一出风口的外层气流由于受到器壁粘滞力的作用,速度减慢,与内层气流产生了速度差,以及,气流向空调器外侧流动时也受到外部空气的压力,在器壁粘滞力和外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气流形成涡流状态,通过第一出风口后能够形成风环。当气流驱动机构间歇性推送气流时,能够使空调器产生间隔的风环,以及环状的第一出风口有利于风环的形成,从而能够使风环可以长时间保持形状,延长送风距离,并使人体感到舒适,避免对人体产生冲击感和温差感。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7是另一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4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