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3553.1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敬胜伟;袁剑锋;郭志强;李志;席永斌;孙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敬胜伟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腕 挫伤 艾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包括加热仓,所述加热仓底部设有支架和收灰盒,所述加热仓内设有弹灰装置和加热机构,加热仓上部设有底盒,所述底盒上转动连接有顶盒,所述底盒内设有导热垫,所述底盒两侧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所述隔热挡板一面设有齿条,所述隔热挡板上连接有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手腕挫伤艾灸盒,通过采用散热装置,可以在打开隔热挡板时,使扇叶转动,加快艾灸盒内的散热,有效的保持了艾灸盒内的合适温度,通过采用散热装置与抖灰装置的配合使用,在打开隔热挡板的同时,使圆销压动漏孔弹性板的边缘使其发生震动,将灰弹进收灰盒内,便捷有效的将灰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针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艾灸治疗已广泛应用于骨伤科,尤其应用于手腕挫伤,现有技术中艾灸对手腕进行治疗时,由于艾灸的持续燃烧,往往随着时间的增加,艾灸盒没有散热功能,会在手腕处产生较高的温度,使患者产生灼烫感,甚至会烫伤患者,这时只能将手腕移出,而这样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包括加热仓,所述加热仓底部设有支架和收灰盒,,所述加热仓内设有弹灰装置和加热机构,加热仓上部设有底盒,所述底盒上转动连接有顶盒,所述底盒内设有导热垫,所述底盒两侧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固定连接有隔热挡板,所述隔热挡板一面设有齿条,所述隔热挡板上连接有散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弹灰装置包括弹簧机构、漏孔弹性板和圆销,所述弹簧机构设于加热仓底部,所述漏孔弹性板两侧为弧形,所述漏孔弹性板连接于弹簧机构上,所述圆销固定连接于推杆上,所述圆销与漏孔弹性板配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弹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伸缩杆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漏孔弹性板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加热仓底部,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弹簧套设于伸缩杆上。
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隔热罩和艾灸棒仓,所述艾灸棒仓设于加热仓中部,所述隔热罩设于艾灸棒仓外部。
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齿轮、扇叶和传送带,所述齿轮与扇叶转动连接于底盒内,所述传送带套设于齿轮与扇叶的圆心处,所述齿轮与隔热挡板上的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导热垫内设有导热硅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手腕挫伤艾灸盒,通过采用散热装置,可以在打开隔热挡板时,使扇叶转动,加快艾灸盒内的散热,等到温度合适时再关闭隔热挡板,有效的保持了艾灸盒内的合适温度。
2、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手腕挫伤艾灸盒,通过采用散热装置与抖灰装置的配合使用,在打开隔热挡板的同时,使圆销压动漏孔弹性板的边缘使其发生震动,将灰弹进收灰盒内,便捷有效的将灰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腕挫伤艾灸盒的弹簧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敬胜伟,未经敬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3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