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8028.0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3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瑞科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B29C45/27;B29C4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进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上,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静模以及顶出机构,所述动模与静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静模上且位于型腔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动模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注塑口与型腔,所述流道连通于型腔朝向静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流道使得型腔与注塑口的连通口位于注塑件背离外表面的一侧,避免废料残留在注塑件的外表面,避免后续在外表面上加工去除废料,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一次成型,保证注塑件的表面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广泛的应用于塑料产品加工行业。注塑模具一般适应于热塑性塑料加热成型,利用热塑性塑料的热熔原理,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将其注射进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冷却定型,打开模具取出塑料产品。
现有公告号为CN2030775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卡扣成型模具结构,包括静模、动模以及设于动模上且由顶出机构带动的斜滑块,斜滑块一侧具有卡扣成型凹槽,斜滑块下部侧面设置有卡槽,卡槽与顶出机构一端配合连接,静模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注塑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注塑件的卡扣用于连接安装,则注塑件背离卡扣的一侧为外表面,即注塑件朝向注塑口的一侧的外表面为外表面,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上残留有水口料,需要经后续切割打磨,切割打磨易在注塑件外表面留下划痕,影响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利用流道使得型腔与注塑口的连通口位于注塑件背离外表面的一侧,避免废料残留在注塑件的外表面,避免后续在外表面上加工去除废料,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一次成型,保证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上,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静模以及顶出机构,所述动模与静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静模上且位于型腔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动模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注塑口与型腔,所述流道连通于型腔朝向静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流道使得型腔与注塑口的连通口位于注塑件背离外表面的一侧(连接有卡扣的一侧),避免废料残留在注塑件的外表面,避免后续在外表面上加工去除废料,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一次成型,保证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道包括设于静模表面的静流槽、设于动模表面的动流槽以及穿过动模内部的流孔,所述动模与静模贴合时,所述静流槽与动流槽相互扣合形成管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流槽、动流槽分别设于静模、动模的表面,减少钻孔的长度,方便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上沿动模开合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动模,所述流孔与通孔相连通,所述通孔远离型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通孔的堵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道穿设于动模内部,且需要绕过型腔的边缘,通孔为贯穿孔,较于盲孔,方便加工以及取出孔内废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块靠近型腔的一端与通孔之间存在进料间隙,所述堵块的端部与动模的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原料在通孔内留存的体积,即减少残留在注塑件上的废料体积,便于后续去除废料,同时减少原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堵块远离型腔的一端配合连接顶出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与通孔、堵块之间存在摩擦力,堵块配合顶出机构,将废料从通孔内顶出,避免废料拉扯注塑件而导致注塑件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瑞科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瑞科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8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临床诊断设备
- 下一篇:后侧板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